“拿糙纸?这是为何?”
“这卖的倒是稀罕玩意儿, 不过咱们可买不起,我一个给人算账的, 一个月月钱可只有三百来文, 哪里买得起这些玩意儿。”
“这新铺开张,咱们没银子也进去瞧瞧,看看能不能讨到什么彩头。”
打着讨彩头占便宜的俩人一进去,云风立马迎上来:“客官里头请,咱们铺子全是实打实、一等一的好山货, 想要什么和小的说,小的这就给您备着去。”这话他说得有些快,头一遭跟着两位东家开铺子做伙计,饶是私下里背了许多好听话,真顶上来还是有些紧张。
“你们掌柜的呢?”
为首的长脸男子打量一圈道:“开张这样大的日子,你们家大人怎地不在?”
云风张了张嘴,还未说话就见坐在掌柜台后头的小东家道:“家父有事不在,小子便是魏家山货商行的少掌柜。”
魏渝站起身来,面上不卑不亢,笑道:“两位客官要些什么尽管与我和伙计说。”
长脸男子眼珠转转,手肘靠着掌柜台,笑道:“原来如此,我说小兄弟,你爹也忒自信了些,开铺的日子都不来,就这般做甩手掌柜?你瞧瞧你这铺子人来人往,可有人买什么?你这也没什么彩头啊!”
魏渝只扫他一眼,就知晓这人来意,可还是笑眯眯道:“不知两位客官有何高见?”
“我听着你这铺子还卖活公羊?你若杀一头羊,将肉分给路过客人,这谁不记得你的好?”
长脸男子一听说羊肉都险些流口水,眼下天还是冷呢,若是能白来一碗热羊汤尝尝也是赚的。
旁边身着黑袍的男子也附和:“咱们福东街的铺子开张,哪个不是洒铜子洒糖饼,你这铺子倒是小气,也怪不得没人愿意光顾!”
魏渝唇角轻提,大大方方给二人作个揖:“两位客官的建议小子听明白了,先在此谢过,不过这事回去还是要与家人商量一二,二位客官若是想要外头幌旗上的山货尽管和小子说……”
俩人见魏渝话说得好听,礼数做得足,却偏偏不顺从他们的心意,不免有些恼怒,遂道:“就你这种铁公鸡还想着开铺子?连碗羊汤都不舍得做彩头,谁知道你们以后会不会以次充好,做些骗人的勾当!”
云风到底年纪小些,又是一心护主的脾性,气道:“莫要胡说!我们魏家商行的货可都是顶好的山货!”
“云风,退下。”
魏渝被人这般激将也端着笑容:“我们魏家商行是凶险买卖,每样山货都与旁人有所分成,别说一碗羊汤,就是一捧羊毛我们也不能轻易做主将货送人。”
黑袍男子一噎:“羊汤舍不得,那也没见着你们洒糖饼洒铜子啊,说一千道一万也是你们魏家商行小气!”
“就这样的铺子怪不得没人!”
“人人都赞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小子未曾听人埋怨过太公钓鱼不给鱼挂鱼饵。”
魏渝笑道:“世间铺子万千,每间铺子的掌柜都有自个儿的想法,再者二位应当看到铺外的幌布上头写着,本铺只可囤买,二位若不是替自家铺子前来囤货,大可不必纠结彩头为何。”
俩人只想着占便宜,哪里看到这魏家山货行竟然还整上只可囤买?这是赶客?还是自信自个儿不需要散客也能在福东街混出名堂来?
他们挥袖就走:“且看看你这般做生意能挺到几日!”
“二位请留步。”魏渝道。
俩人忙回头还以为这魏少掌柜乐意给他们彩头了,就听这人道:“云天,给两位客官两张幌旗。”
云天不情不愿地从袖口抽出两张麻纸送到这二人手中。
“这,这是……”
黑袍男子念了一遍,满眼气愤:“这不是这铺子外头大幌旗上写得玩意么!”
“你敢耍老子!”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魏渝生得俊秀漂亮,唇角挂着明晃晃的笑容,这又让俩人一时还动不起手来。
他谦逊道:“客官莫气,小子只是瞧着二位客官谈吐不凡,想来是咱福东街的大人物咧,若是二位客官能给咱小铺子引来一位主顾我就给你们十文钱,若是这主顾囤买了山货,无论多少,魏家商行都给你们一百文铜子!”
“真的?”
俩人都傻了眼,没想到这小掌柜还有这一招,怪不得恁老些人拿着糙纸往外跑,莫不是都去给魏家商行寻主顾去了?
“只动动嘴皮就能赚到百文铜钱,走,咱们快点去问问布行老板收不收皮子……”
“走走走,都怨你为了一口羊汤磨磨唧唧,耽误老子赚银子!”
见着俩人撒丫子就跑,魏渝还踮着脚挥了挥手:“两位客官慢走!我等着你们来!”
“小东家。”
云天不解道:“这俩人瞧着就是贪小便宜的人,说话又那样难听,您怎么还给他们幌旗呢?让他们赚咱铺子的赏钱?”
“云天你记着,做生意可以挑伙伴,但不能挑客人。”
魏渝掸掸袖口的褶皱,笑道:“你想要赚钱就要百无禁忌,无论这人是好人,坏人,蠢人,我们不是夫子,不必教他做人,我们是商人,只想要他们口袋里的银钱,让他们为我所用,届时钱货两讫,互不相欠。”
云天状似恍然,点头道:“小东家,我,我晓得了。”
“见人三分笑。”
魏渝隔空点了点他嘴角:“莫要把心思写在脸上。”
云天连忙摸了摸自个儿的脸,想到他一听那俩人诋毁他们铺子就气得想将他们赶出去就有些心虚:“是,我,我都记着了。”
“你先守着铺子,我去后头瞧瞧哥哥。”
魏渝从后门来到院子,这院子只有一口水井,不远处正立着一张桌子,魏承全神贯注的写字,一旁的云风老老实实整理一地糙纸。
“小东家。”
云风唤人,笑道:“咱铺子可来客人了?”
“不急,会来的。”
魏渝轻轻抽出一张糙纸,轻轻摸了摸上头的墨字,哎呀一声:“哥哥这样好的字,却用来写幌旗,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可不是么。”云天笑道:“我拾掇这一地幌旗都想着私藏一张,日日瞻仰大东家的笔墨!”
“你们俩个惯会取笑好人。”
魏承放下手中的毛笔,刚想揉揉酸痛的手腕,就见着一双雪白柔软的小手覆在他腕间。
魏渝边给兄长按摩手腕边轻叹道:“哥哥,害你辛苦了。”
魏承道:“铺子开张,你忙里忙外才辛苦,哥哥只是写几个字,还能练字,有何辛苦?”
“哥哥这两日写了……”
云风在一旁搭腔:“二百三十二张。”
魏渝一听更心疼了,他道:“哥哥,先别写了,这些应当够了,等会儿我寻两个乞儿让他们将这幌旗散出去,铺子明儿就能来客了,若是不够,咱们就雇书生来写。”
“不成。”
魏承摇头,道:“旁人的字我信不过。”
也不怪魏承说这种话,他练字多年,又受书法大家的指点,日日夜夜临摹效仿字帖,早有一派风骨。
饶是识字的人看到这一手难得的好字也会多分一些视线在上头。
大肆往纸上写幌旗的法子自然是罐罐想出来的。
那日他与和哥哥彻夜长谈,想过他们的魏家山货行如何能在幽州城有一席之地?
他们不欲与伫立多年的铺子抢生意,也不想得罪地头蛇,那他们便做布行、山货食肆、肉铺、药堂的源头。
据他们打听,幽州城的这些商铺的来源多是来自邺城,一小部分是凤阳镇。
可邺城到底离幽州有些远,且走得还是水路。
再过两年这邺城一旦发觉幽州城货源少了,肯定会想要与他们碰一碰,碰一碰那便碰一碰,他们左右都不是幽州人,就看谁会上下打点,谁东西硬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