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雪间的腿有点麻,从蒲团上站起来还得撑着桌沿,惹得周先生笑了。
他很难描述那种感觉,思忖片刻,将那丝微弱的灵力凝聚在指尖。
它轻的像毫毛,甚至会被风吹得弯折。
周先生的眼睛一亮:“你这幅身体是太柔弱,天赋却好,我前所未见。”
但这亮光转瞬即逝,归雪间不明所以,为什么周先生的情绪又低落了。
周先生道:“虽然没有仙骨,不能提升境界,但我已经挑了适合你的身法,你暂且练着,日后会有办法的。”
归雪间看向周先生,只觉得他的目光爱惜又惋惜。
他说:“谢谢先生,仙骨的事,我不着急的。”
*
出了青如斋,归雪间一眼就看到于怀鹤等在外面。
他走了两步,于怀鹤就已经到了面前,打量了一眼他的腿。
归雪间说:“……麻了。”
其实有点丢脸,但与此让于怀鹤问出来,不如自己先说。
于怀鹤扶住他的手,归雪间借力动了动小腿,听这个人问:“修炼的怎么样?”
简单直接,于怀鹤知道他今日是来修习心法的。
归雪间抬头看他:“我凝聚出灵力了。”
于怀鹤“嗯”了一声:“那你很有天分,修行很快就会有进展了。”
得到来自先生的肯定,归雪间有点高兴。得到来自龙傲天的肯定,归雪间又有点得意了。
于怀鹤又问:“修的是什么?”
周先生没说这心法不能让别人看,那就是可以。
于是,归雪间将《羽化登仙法》递了过去。
于怀鹤翻开第一页,微微皱眉,直至看完也没有松开。
似乎对此有很大意见。
归雪间问:“怎么了?”
于怀鹤看了他一小会儿:“以后你修炼之前,要先叫我过去。”
果然,于怀鹤看出这心法过于高深复杂,难度太高,不适合初学者,很容易出现差错。
归雪间想,自己半天就能凝聚出灵力,说明对此运转自如,所以于怀鹤没有不允许自己继续修炼,只是要在他的看管下进行。
归雪间觉得没有必要,于怀鹤这么忙,何必再浪费时间。
他据理力争:“周先生说我天赋很好,一整个下午都没出差错。”
于怀鹤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沉默不语,可知之前的话不是建议,而是告知。
好吧。
周先生不放心,于怀鹤更不放心。
而他似乎没有反抗的办法,自己对上龙傲天,毫无还手之力。
想到这里,归雪间抬起眼,幽幽地看着于怀鹤。
于怀鹤对视线很敏锐,一低头,两人对视着。
归雪间更用力地瞪他,期间没有眨眼,眼睛都酸了。
天色微暗,归雪间的眼眸中有点雾蒙蒙的光亮,只倒映着于怀鹤的身影,像是某种恳求。
于怀鹤的目光一顿,忽然偏过头,不再看他:“归雪间,还是不行。”
作者有话说:
龙傲天:撒娇也不行(铁石心肠)(偏过头)(不能再看)
第41章 比试
于是,在于怀鹤的看护和监管下,归雪间修行了几日,他的天赋很高,又很专注认真,确实没有出现差错,才被允许独自修行。
所以,每天晚上,于怀鹤在外练剑,归雪间在屋内修行。
有时候归雪间运转完一周天醒来,会看到于怀鹤站在窗边看着自己。
看来这个人还是没完全放心。
这么修炼了快十天,归雪间感觉一丝灵力在经脉中流淌。
和之前的微乎其微不同,这些灵力不会再修炼结束后不久消散,直接用于蕴养经脉,而是可以真正的使用。
归雪间很想试试。
他不会别的法术,能用的只有灵府中的东西。
鞭子的印迹很浅,只能再用一次,不能拿出来浪费。
而那双眼睛——它不是用灵力幻化而成的,而且以自己的眼睛为寄托,似乎可以一直存在。
归雪间不能拿别人试。首先,他不知道这双眼睛的效果如何,不想伤害到别人;再来,万一失败,又被记住自己的奇怪之处,很可能要被抓起来。
思来想去,只能对着自己尝试了。
只要与这双眼睛对视,就会陷入幻觉。
归雪间拨弄了一下镜子,正对着自己的脸,放空大脑,什么都不想,纯粹想体验这双眼睛能制造出来怎么迷惑人心的幻象。
一瞬的晃神,归雪间的余光瞥见身边斜靠着一个人影,视野里只有小半边身体。
他忍不住抬手拽住这个人的袖子,心想于怀鹤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落空了。
有点失落。
归雪间一怔,才意识到是幻象。
在书院中,同时入学的学生穿的衣服都是一样,外袍也没有差别,但于怀鹤的斜靠着的姿势,衣袖垂在手臂上的位置,腕骨的形状,那些平时根本不会刻意记住的东西,此时此刻却清晰地体现在幻象中,一眼就会认出来。
或者说,归雪间明知道是幻象,还是伸出手。
眼睛负责制造出幻象,而使人相信幻象,并沉溺其中的是自己的感觉。
还真是奇妙。
归雪间回过神,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眨了眨眼,又恢复了平常时的样子。
同时,身体中的灵力消耗殆尽,又变得干涸。
这双眼睛足以让人产生以假乱真的幻觉,如果遇到危险,片刻的晃神,也可以救命。
但归雪间被保护的很好,书院里很安全,于怀鹤身边,更加安全,平时遇到的最大危险,似乎只有上次露出马脚,被于怀鹤找马脚的那次。
但以于怀鹤的心性,对他用幻术简直是自投罗网。
用了的后果……除了被当场抓获,似乎没有别的可能。
归雪间蹙眉,那要什么时候才能用上呢?
*
下了课,归雪间在亭子里看书,等于怀鹤上完课后一起回去。
一刻钟的功夫,身边川流不息,书院的学生们皆往一个方向赶去,大约目的地也是一样的,脚步匆忙,呼朋唤友,好像要去围观什么好玩的事。
归雪间不为所动。
他不是很爱看热闹,而且还要等于怀鹤,不能乱跑。
又过了一刻钟,人才少下来了。
不远处又传来脚步声,但这声音不是远离,而是逐渐靠近,似乎是朝自己这边来的。
归雪间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位师姐。
他们之前在周先生处见过两次,其中一次,师姐和他还一起撞见花先生大闹青如斋。
师姐见了他,似乎也很欢喜:“一直想要找你,却抽不出空,这次撞见也是有缘。”
归雪间放下书,问:“师姐有什么事要找我吗?”
师姐一摆手:“师弟,我看你也不像那种只投身于修行中的呆瓜,要不要来我们棋社玩?”
归雪间:“……”
自己倒是想投身于修行中,可惜《羽化登仙法》太过耗费心力,于怀鹤不许他多练,而周先生也说他的修行得再快,灵力也不能归入灵府,不必太过刻苦。
修仙之人,寿元漫长,除了修炼之外,也是有爱好的。但大家一般都在自己的洞府打坐,朋友之间难得见上一面,爱好也不一定一致,所以大多时候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找乐子。
而在书院中,同龄人数不胜数,相同爱好的学生集结成社,一同玩乐也成了风气。
这些事与修行无关,书院明面上的态度并不支持,但也没有阻止。若是以结社之名,申请地方,或是寻找先生帮忙,书院也都会批准。比起宗门,书院的风气开放,并不过分约束学生们。
譬如周先生曾是人间的状元郎,学问很好,就时常被诗社的一位师兄骚扰,请求周先生去指点他们。但周先生没空,也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把那位师兄拒之门外。上一次,归雪间看那位师兄直接把社员所作的诗作集成册,从外面扔了进来,周先生让归雪间把诗集捡回来,认真批改指点,语气却很温和。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