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35)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8:02 标签: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日常 交换人生

  这点钱对于现在的黎峰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陆柳这样做,是为了自己能开心。

  他享受省钱与挣钱的感觉,这会让他喜悦又满足。

  他可以正视他的需求与喜好,并保留下来。

  一切好像是回到了原点,又变得不太一样。

  渴望获得认同,与坦然取悦自己,同样的行为,却这样天差地别。

  陆柳抬头,看到墙面上挂着的画像,也看见了柜子上放着的风筝。

  黎峰说,三月回家,带他去放风筝,也带他去县里转转,让他知道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

  陆柳都答应了。

  二月,是哥哥的新起点。

  三月,他会跟上步伐。

 

 

第140章 二月

  天还没亮, 府城外就排了很长的队。

  有些是商队,有些是附近村落的百姓。他们都带着货物,大包大包的货都在车上, 小堆小堆的货物, 则千奇百怪。

  有的装在篮子里提着、抱着,有的是在背篓里背着、放脚边,还有人挑着扁担,扁担两头吊着的竹箩、木桶。

  卖什么的都有,各类粮食应有尽有, 大米小麦,豆子面粉, 还有红薯和油面。

  家禽家畜种类多,鸡鸭鹅, 也有养兔子的。卖蛋卖肉,还卖小鸡小鸭。

  也有卖竹编草编、卖柴火木炭的,再有一些旁的用品、吃喝。比如牙刷竹刷、扫把斗笠,再有酸菜野菜和时蔬。

  陆杨一行人排在队列中间, 周围是口音各异的人。

  太阳冉冉升起,城门缓缓打开,卫兵站列两队, 放人进城。

  随着日光亮堂,他们离城门的距离拉近,把贴在城墙的告示看得清楚。

  为捉贼匪, 即日起, 凡是进府城的商队,需要有本地商户做担保,除路引之外, 还要有人能证明身份。

  前面被拦着的商队跟拦截的兵卒讲道理:“要人担保,也得我们进城找人啊?这样拦在外头,怎么找人?”

  城内,好些人挤在道两头,听见这话,比兵卒还激动,纷纷举荐自己,“大老爷,你写信啊!给个口信也行!你报个名字,我都能找到人!只要二钱银子,为你把腿跑折了都值了!”

  还有人说:“大老爷,你别听他的,口信有什么用?要写信啊!你请我,我保管把信送到,人带来了,你再给钱!”

  也有人说:“大老爷,你听听他们的口音,这事找外地人能成吗?您就得找我这种本地人,府城的地界上,大小商人的府门朝哪里开,我都知道!”

  ……

  他们七嘴八舌的叫嚷,陆杨听得好新鲜。

  去年来的时候,还没这样。

  他侧头喊黎峰:“年前有这个规矩吗?”

  黎峰大概能猜到原因,他去年离开府城之前,连捉两批匪徒,还在知府衙门哭诉一场,知府大人下令捉贼了。

  去年捉到今年,贼不知捉到了几个,反而出个告示,把他们拦住了。

  他再看看城内争抢着送信生意的人群,不由惊叹:“府城真是遍地是黄金。”

  勤快人怎么都能挣到银子。二钱银子跑一次腿,一天跑一单,就是两百文钱,一个月能有六两银子的收入。

  旁边有排队的百姓,跟他们说:“听说很多劫匪都是混进商队,跟着进城,然后去码头作乱。年底的时候,码头又被人抢了。”

  陆杨更新鲜了,“还能抢第二次啊?”

  附近百姓很有聊天欲,这点事情,本地人都听腻了,也就能在外地人面前吹吹牛。

  他们说:“没想到吧?就是没想到才被抢了!水兵追过去的时候,货物都沉到水里了,船也被烧了,听说那些人上岸,跑到了老河乡。”

  老河乡是离府城最近的一个小码头,那里算半个县城,城墙都没修建,地处开阔,到了地方,能一路往野外逃窜,追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追。

  陆杨隐有担忧,怕这些是上岸报仇的水匪。

  队列继续往前,旁边停靠着三个商队。他们要等人来接。

  陆杨摇摇头,先想想找谁来做担保。

  他们在府城认识不少人,关系最好的是乌家。乌家在城内有商铺,算府城商人。可惜乌家父子都在县城,管事没法担保。

  再是登高楼的余老板。只是这人八面玲珑,对他们的善意源自谢岩的潜力。这种浑水,不一定会沾手。

  余老板都不沾手,另几个客商更别提。再有丁家烧刀子可以作保,这有丁老板的信件,属于熟人推荐。

  他们跟药贩子黄家有往来,再是码头的洪家。这两家,以黄家为先。

  洪家排场太大,能不欠他们人情就不欠他们人情。

  陆杨想着,先给丁家烧刀子送信,这头不行,再给药贩子送信。

  这两头再不行,就让乌家大掌柜的,帮忙找个中间人,请个商人来作保。

  他想好怎么办,队列也到了他们。

  谢岩拿出文书,问兵卒:“我在府学读书,这是我的文书路引,这几车是我夫郎带来的货物,能进城吗?”

  谢岩想法很简单,参加科举的人,祖上三代都刨了根,身家清白得很。他在府学读书,月月领廪膳银米,算是吃朝廷饭的人。他的担保,比找商人稳当多了。

  兵卒看了谢岩的路引文书,直接放行了,脸上都有笑。

  “谢相公,我们听说过你,您的文书收好了。”

  谢岩接过文书,问他们在哪里听说的。

  兵卒道:“您的书卖得好,城里百姓都听说了。”

  谢岩来府城读书,没往外打听他的名声,听见了忍不住笑。

  陆杨机灵,立马从竹箱里拿出一套《科举答题手册》,还在下面夹带了几本画册,塞了给兵卒们。

  这些人过路费都收得,几本书而已,拿到手里,自己看不懂,还能送亲戚。送不了亲戚,能卖几个钱。往下看见画册,他们笑容更真了,货物粗粗检查,都没刁难。

  谢岩冲陆杨挤眉弄眼的要夸夸,陆杨自是大力夸夸。

  进了城门,门内守着送信的一堆汉子还不肯错过生意,有些人追着他们走了一段路,说能给他们带路、给友人递拜帖。

  他们实在没有需求,这些人才调头回城门口,继续等待下一个生意。

  顺哥儿坐在马车上,把进城这一幕都看在眼里。

  很快,他就没空回想那些事情。进了城,就进入了繁华之地。

  这里的街道比县城宽阔,人也更多,甚至能用密集来形容。

  城门刚开,城内就煮沸了烟火,叫卖声挤满了两只耳朵。

  真的是街连街的生意,同样的吃食,摊子挨着一起,这些人都不生气。

  顺哥儿说:“待会儿都要去客栈的,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在这里买吃的?”

  陆杨用行动告诉他为什么。

  因为冷,因为饿,因为手里有钱要摆阔。

  他们赶路数日,在城外等了一个多时辰,冷风吹着,人都要冻僵了。

  干粮吃腻了,再也不想喝冷水了。就要吃点热乎的东西,才像是活着。

  一碗热汤,一张热饼子,能让他们瞬时恢复状态。

  一起进城的百姓们,大多舍不得买吃买喝,吃饱喝足的人,看着这些嘴唇发白发干的人,都有优越感。

  进城之后,他们还能听见一些有关新规的议论。

  说谁家小子厉害,报信多少家,攀比着谁比谁更会挣钱。

  陆杨咬着饼子,吃着里面的白菜粉丝馅,直言道:“真难吃,这也能挣钱?”

  馅料一点荤腥没有,油盐都舍不得用,全靠酱油调色,乍一看挺有食欲,入嘴以后,才发现白菜都没炒熟,菜梗硬梆梆的,比草还草。也就饼皮能吃了。

  谢岩也觉着难吃:“我觉着我也能出来摆摊了。”

  陆杨说:“你出来摆摊,别人说你做的饼子难吃,你就说你是秀才。别人问,是秀才又怎样?你说我一个秀才相公都给你做饼子吃了,你还想怎样?”

  谢岩没忍住笑,笑得他都呛着了。

  陆杨给他拍拍背,继续道:“其实这个生意是可以做的,这是噱头,很吸引人的。”

推荐文章

我爹他是九千岁

花大人他只想要个孩子

明明明月

我真的不想演

暴君和他的小萤火虫

医家夫郎

大佞臣

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穿越夫郎有点甜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