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04)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8:02 标签: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日常 交换人生

  还挺气人。

  陆杨勾唇笑道:“厉害吧?他前阵子写策问,就是一个科举文章,一问一答的,我感觉有趣,就抓着他提问,让他答话,练口才。你看着怎样?”

  黎峰服了。

  “这不是瞎折腾吗?他考试也这样说话?”

  陆杨得意得很:“看来是不错,被气到了吧,哈哈哈哈!”

  王猛听了,眼珠一转,心里也有想法:“这是怎么个一问一答,能练口才?”

  陆杨跟黎峰立即听懂了,他是想练陈酒的口才。

  陆杨非常有兴趣教他!

  教会了王猛,让王猛回家多惹陈酒生气,肚子里有火,两口子被窝里撒,出门在外,还是和气点。尤其对他弟弟,要和和气气笑眯眯!

  陆杨给王猛出了几道模拟题。

  问题一:“如果有人说你是村里的山鸡,不如县里的凤凰,你要怎么答?”

  问题二:“如果有人挑拨你与亲人关系,说你是舔着人过日子,要怎么应付?”

  问题三:“要是有人说你样样不如人,事事办不成,你要怎么答?”

  王猛筷子都掉地上了。

  他不想问。问了这些问题,他家的锅都得被砸了。

  陆杨抓着他:“一个优秀的猎人,要勇于面对生活的艰难!你想让你夫郎人人讨厌吗?你想你夫郎走到外头处处受气吗?你想家里冰火熬着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甜起来吗?要是不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王猛:“……”

  这阵仗真吓人。

  他问陆杨:“那答案是什么?”

  陆杨说:“过日子,哪有标准答案?他说了,你听着。你觉着合适,他就这样去应付别人。你觉着不合适,你就跟他慢慢磨。你俩白天都有事,也就夜里聊一聊,这不都是情趣吗?”

  王猛捡起来的筷子又掉了。

  这话有些露骨,他还没跟别家夫郎说过这话题。

  他还扭头看谢岩。谢岩吃饱喝足,捧脸望着夫郎,眼睛都闪着莫名其妙的亮光。

  王猛:“……”

  县里人真是猛啊。

  这两口子应该改名,叫陆猛谢猛。

  午饭吃完,黎峰不留了,他还要去一趟陆家屯。

  把他俩送走,谢岩也到了要上学的时辰。

  这个小黏人精,一刻钟要留出一个时辰的缠绵,半是撒娇半是推拉,把陆杨带到房里,亲亲又抱抱。

  陆杨想笑:“刚吃完饭,都没漱口,你亲个什么劲儿?”

  谢岩想他了。

  “这两天黎峰还要来送菜,那我中午就不回来了,我晚上回家行不行?我中午会把功课做完的。”

  陆杨拿手指戳戳他的心窝窝:“哦,晚上回家?晚上回家能考状元还是能喝鸡汤?”

  谢岩在这方面,脸皮还是薄,红着耳根,话能说。

  他说:“看你想读书,还是想补身子。”

  哇。

  陆杨惊呆啦。

  陆杨说:“这样子,你读你的书,我补我的身子,这要怎么弄?”

  谢岩稍作思考,说:“那就有辱斯文吧。”

  陆杨笑坏了!

  他跟谢岩说:“行,明天我暖好被窝等你。回不回的,你都让人给我带个话。”

  谢岩喜滋滋应下了。

  陆杨再把他送走,就能到前面看店,心里还荡漾着。

  他家状元郎真是越来越迷人了,都会勾引他了。也不知他回到私塾,能不能看得进去正经书。

  下午卖菜,陆林出门吆喝,附近几条街都喊了两嗓子。

  过一个时辰,张铁也出门吆喝,附近几条街,再喊两嗓子。

  蛇肉卖得快,主要也就剩三条。

  韭菜走量多,两文钱一把,很多人都是两把三把的买。

  一把就是一盘菜,条件好,加个鸡蛋。

  条件差的,单是韭菜也能吃。

  香椿卖得不错,可惜量不多。

  这阵子陆松也抽空送菜过来了,张铁跟陆林在上溪村也有收菜,早上捎带过来。

  陆杨说过,鸡蛋他也收。各家攒出来鸡蛋,都在箩筐里,一层层的叠稻草,宁可一次少带些,也要让鸡蛋完好。这阵子铺子里也搭着卖鸡蛋。

  他卖笋子联络上的饭馆酒楼已经可以固定供货,有了新鲜菜,人家瞧见,也来拉一些走。

  固定供货,会比在菜农手里散买稳定。

  但菜农常年给饭馆酒楼供货,这一处的生意,陆杨没有硬抢,一般不会主动上门招揽。

  菜的利润实在薄,菜农不易。能到他这里来拉货,就说明酒楼饭馆的菜不够用了,买就买了。直接上门,就抢了生意,断人财路,这事做不得。

  几个来买菜的伙计还问过,说是打趣,实际也是说陆杨不会办事,没有眼色。

  陆杨也不藏话,如此这般直说了,有家大酒楼的掌柜的说他厚道,给他送了一门生意过来。

  过阵子有人家过寿,问他做不做寿包卖。

  寿包跟馒头差不多大,有模具,馒头上有“寿”字,一买就是六笼起步,算下来有一百二十个。

  这是好生意,陆杨接了。

  说起来,他最近还学到了一样东西。

  以前他在街上住着,大家都是市井小民,日常往来,都是糖酒肉,就看着贵、花钱了。

  最近他找乌平之聊过几次,才发现小富之家的拜访,买馒头居多。

  馒头可以当做主食,又相对耐放,主家吃不完,分给家仆也是可以的。还能转手送出去做人情。

  这年头,吃饭是头等大事。能吃饱的有几个?送粮米,少了不够看。但馒头,买个一笼,就有好大一包。这是大家最常见的选择。

  好事成双,好礼也是成双。

  一包糖不好看,两包糖太贵。

  一斤肉不好看,两斤肉也是少,多买了全是银子。

  送馒头,多有多的送法,少有少的送法。

  比方说,像他们跟交好的人家之间往来,平常都是拿大托盘装馒头,两盘就是二十个。这才四十文钱,足够应付了。

  如果只是传话、下帖子这种小事,十个馒头也行。在托盘上,放两个瓷盘,一盘五个馒头,也够数。

  碰到大喜的好日子,比方说过寿,寿包都是一抬两抬的走。

  一抬最少六笼,通常也是买六笼。关系再好点,八笼、十笼也有。

  这些寿包分下来,在场客人都能沾沾老寿星的喜气。

  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有钱的,还爱去道观、去寺庙,原样抬过去,就是给佛祖菩萨的香火。过后,随是道士吃了还是和尚吃了,抑或是其他香客吃了、拿出去接济了,都不算浪费。

  各处散喜,这是好事一件。

  当然,除了馒头,还有很多别的选择。这是拜访用的礼,过年过节,各家关系不同,还有其他考量。

  陆杨发现馒头的生意大有可为,不过这生意还需要门路。乌平之说这阵子忙,等科试结束,也就是下半年的事,他要各处走动一番,把家中人情维系好,到时来照顾生意,也给他宣传宣传。

  现在嘛,先做酒楼掌柜介绍的寿包生意。

  掌柜的定下六笼寿包,明早来拿货。

  下午卖菜忙碌了一阵,陆林跟张铁有空就去揉面醒面,等他俩下工了,陆杨数数面团数量,看着差不多。今早先收摊,跟娘一起早睡。

  次日早起,先把寿包用模具压出来蒸好。蒸好以后,放到另一口锅上热着,再蒸店里生意用到包子馒头。

  小包子开卖以后,大肉包子就不太好卖,就一些手头阔绰的客人,想大口吃肉吃个爽快,会时不时买两个吃吃,平常走量,还是小肉包子多。

  陆杨照例,先包一笼大肉包子出来,余下都包小的。

  先蒸着,然后继续包,再包一笼大肉包子,余下继续包小的。

  一天约莫就两笼的数量,不会超出很多。

  铺面开门不久,陆林两口子来上工。

  今天是挣钱的好日子。

  陆林带了银子,买下谢岩在村里的宅子。

  先给一半的钱,余下一半,年底再结。

推荐文章

我爹他是九千岁

花大人他只想要个孩子

明明明月

我真的不想演

暴君和他的小萤火虫

医家夫郎

大佞臣

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穿越夫郎有点甜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