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13)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8:02 标签: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日常 交换人生

  他回来之前,是婆婆看家,陆林料理。

  收货验货之类的,陆林会做。记账什么的,他还不行,让婆婆帮忙记账。

  一般送货,这头交接就行。有急事,就请隔壁的丁老板帮忙拿个主意。

  不急的事情,就等陆杨回来再说。

  兄弟俩过生辰这天,两个爹也出了家门,两口子分头走,一个到县里,一个去寨子里。

  之前就说想去看看怀孕的陆柳,黎峰给劝住了。这回有了由头,过去看看。

  陆杨身子不爽利,一直在吃药。距离上次见面过去好久,也来看看。

  寨子里,陆柳的生辰不算热闹,就跟黎峰过生辰一样,家里人吃顿饭,外头没声张。

  黎峰带回来寿包,亲爹给他拿了好多鸡蛋,给他做红糖鸡蛋吃,还有一双布鞋。姚夫郎听说他过生,给他拿了两块蜂巢蜜来。

  跟陆柳见过的蜂窝不一样,这个蜂巢蜜是大强在野外割回来的,手指捏着都要化掉一样,特别软糯特别甜。

  量不多,陆柳尝一块,拿小刀切了,一家人都甜甜嘴。

  亲爹难得来一趟,陆柳也是跟他们聊起山居日常,琐碎小事说着,满满都是幸福。

  到了晚间,黎峰给他戴上了一对银耳环。

  耳环是柳叶的样式,是陆柳缝制衣带时,最爱用的样式。

  这是他第一件首饰。

  县里,陆杨的生辰有些热闹。

  他今年脱离苦海,生意红火,日子顺畅,往日结交的善缘,都有了结果。

  罗家兄弟带家眷过来,给他拿了两双鞋袜。叫孩子给他祝寿。分个寿包吃,沾沾喜气。

  鲁老爷子没来,但他家小哥儿鲁小水过来了,拿了一套木制碗筷,碗面有雕花,是如意纹。筷子像挺拔的杨树,筷身直而光洁,到顶端,才刻出树枝树叶。陆杨爱不释手。

  亲爹也是一双鞋,他们看陆杨是没工夫做鞋的,抽空做了两双出来,兄弟俩一人一双。再拿些鸡蛋,给陆杨补身子。

  陆林两口子早晚跑县城,没多少空闲,给陆杨做了些鞋垫。

  乌平之也上门了。自家开着布庄,听谢岩说起过,本想拿两套长衫来,谢岩不让,他就拿了两匹布。颜色亮,有花纹,自家裁剪,爱做什么衣裳就做什么衣裳。

  陆杨今年的衣服鞋子,都被他们包圆了。

  有客来,家里摆酒。

  丁老板听他这头热闹,过来一问,听说他过生辰,二话没说,送了两坛美酒。

  大家伙也都起哄,想看看陆杨家这位黏人精夫婿能送什么礼。

  谢岩的礼,没什么新意,是一副画作。

  陆杨爱看画,以前都是巴掌大的本子,上面画些巴掌大的小人,不用上色,简笔勾勒。

  送的生辰礼,就是一副正儿八经的人物画。

  画上的陆杨是一身靛蓝的衣裳,长衫到鞋面之上,露出的鞋尖依稀可见绣样。头发不是平常的扎个丸子,用布包包起来,而是用一根绣有缠枝纹的发带绑成了高马尾。

  这个发型让他的气质不再斯文,有了他独有的昂扬劲儿。一眼看过来,大家都认得出来是陆杨。

  这幅画可以挂起来,今日只看看,等着他们搬家了,就挂在屋里。

  罗大勇仔细盯着看,问谢岩:“怎么只有你夫郎?你的人呢?”

  谢岩笑道:“我在这儿,看着他。”

  陆杨侧目,突然明白为什么谢岩给他的画册里,都只有他一个人。

  他家状元郎,还真是爱看他啊。人在家里,就悄悄看。人在画上,就这样盯着看。

  真是、真是……

  他没词说,突地笑了。

  他眉目间有张扬劲儿,笑容又是温柔的。

  岁月也给他带来了改变,他也会柔软待人了。

 

 

第91章 赶考

  过了生辰, 陆杨就收拾行李,准备跟谢岩一起去府城。

  衣裳鞋袜都准备妥当了,给谢岩拿了两套书生袍服, 再有两套棉制道袍、三身裋褐。

  赶路穿裋褐, 路上做点什么都方便。到了府城,平常出门、应考,就穿道袍。有应酬,跟书生之间有诗酒会,就穿袍服。

  过了清明, 天气就转暖了,到四月里, 已经穿不住夹袄,怕早晚寒凉, 陆杨又收拾了两条毯子带上。

  他自己的衣裳就简单,两身裋褐,两套长衫。

  他没什么应酬,衣裳不用换那么勤。要跟谢岩一起出门的时候, 再换长衫,这样走出去,谢岩脸上也有面子。

  另外把谢岩用惯了的砚台和两支被他修剪过数次的毛笔拿上, 他说这个写感好。

  纸墨不用拿。他们县城没有码头,去府城是走陆路,一路颠簸, 没有写字的条件。

  陆杨又去医馆, 找郎中买了几种药丸。

  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肚痛腹泻,可以应急用用。

  另外就是干粮、水,以及银子。

  都说穷家富路, 太富也不好,他就拿了十两银子带身上。

  家里没人能管事,赵佩兰的性格还是太软了,陆杨没动账面上的银子,给铺子里再留五两银子备用。他们最多出去半个月,这个足够了。

  他还跟丁老板打过招呼,万一有个应急的事,就让丁老板支几两银子搭把手。如果事情很大,就去乌家找乌老爷帮帮忙。

  他们上次挣了一百九十多两银子,他换了五张银票,两张五十两的、两张二十两的、一张十两的,余下四十多两银子留身上花。

  这阵子花销大,这头安置妥当,余银无几。赵佩兰捏不住银票,他们带身上风险大,陆杨稍作思考,交给乌平之保管。

  乌家家大业大,不会在意这点银子。等考完再拿回来。

  乌平之为此很惊讶,当天看他们的眼神都闪着泪花。

  陆杨忍不住提醒他:“只是放一下,不是送给你的。”

  放一下,乌平之也感动。

  这银子不是小数目,放他这里,是信得过他。

  他当天跟他们保证,这这那那,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多时辰,还想立字据。

  陆杨听得头疼,让谢岩招呼他。

  他有做包子的手艺,烙饼也会,干粮就自己做。

  一般走在路上吃,都会选择烙饼,饼子做干巴一些,难啃,但保存时间久。

  乌平之说,他们每天最少要在野外吃一顿饭,村落之间有距离,到下一个县城也有路程,抵达府城之前,以赶路为主,有五到七天的车程。

  陆杨想了想,带了个小铁锅,再拿五斤面粉、一斤盐。

  既然是要在野外吃一顿,那肯定会歇脚生火,他就拿铁锅,给大家煮面疙瘩吃。

  还能用铁锅揉面,能吃个手擀面。

  这回去府城,还有几人同行,大多是私塾的同窗,有部分是别家私塾的书生,甚至有人是坐馆的教书先生。

  都是乌平之结识的人,他家里安排不下,每逢考试,他都会跟家中伙计说,提前租个小院子,到时安排朋友们住进去,免得到处找住所,还要跟人挤一窝,吃住不好,没精神应考。

  商户人家拉拢书生们是常见的事,乌平之说得坦荡。

  科试并非全部秀才都要考,县学教官们只需造应试人员的名册,考生要亲自填写。都是常规内容,姓名、年龄、体貌、籍贯、三代直系亲属姓名、入学情况、有无处分等等。

  办这事,他们去县学排队,又跟袁集等人碰了面。

  这些人只有欺压弱小的气焰,没有容人之量,更不会承认自己的不足。前阵子,谢岩先把袁集骂了数次,后来他手上的事多了,还说要去骂另外几个人,都是零零散散的骂,没有对待袁集的攻击力。

  但他早前写的文章批语在书生圈子里流通,不仅是县学的书生看,今年许多应试的考生还特地找门路,寻摸文章来看。

  如此一来,周边全是议论他们文章的声音。谢岩还没怎么骂,他们就文心破碎了。

  今次碰面,个个都是一副憔悴面孔,偏偏眼底有着呆滞又疯狂的执念。他们不再是为了乡试资格应试,而是为了证明自己。

  考期在即,谢岩不惹事,老老实实排队。

  他们发现谢岩,各自盯谢岩看几眼,也没惹事。

  这头结束,他们便能出发了。

推荐文章

我爹他是九千岁

花大人他只想要个孩子

明明明月

我真的不想演

暴君和他的小萤火虫

医家夫郎

大佞臣

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穿越夫郎有点甜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