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挨骂,但是不能连累包大人一起挨骂。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市舶司有高人坐镇,落网之後要包大人捞他未免太丢人。
他是对他的武功有信心,可是市舶司是朝廷的摇钱树,摇钱树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他家要是有这麽个摇钱树他肯定上心,绝不会给蟊贼留任何偷盗的机会。
看镇上的情况就知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京城的防备都没这麽严,所以市舶司的防备肯定会更严。
包大人要是查市舶官员的话他得和展昭一起行动,免得不小心打草惊蛇连个帮手都没有。
展昭扶额摇头,“白护卫,你是不是忘了包大人的身份?”
市舶司是正经衙门,又不是王伦那种私下里官商勾结的勾当,他们包大人是钦差,完全可以直接去查账,不需要他们偷偷摸摸多此一举。
白玉堂顿了一下,讪讪挠头,“抱歉,习惯了。”
苏景殊煞有其事的感叹道,“此一时彼一时,五爷,该换个习惯了。”
白五爷只当什麽都没听见,“大人,我们什麽时候去查账?”
换个习惯就换个习惯,他的适应能力如此之强,干什麽都很厉害。
包拯让他们稍安勿躁,“不着急,先看看。”
公孙策扫了眼两侧的地摊,说道,“这些商人交易多是以物换物,契丹人高丽人和东洋的日本人喜欢收铜钱,听闻日本国矿産多,大人可以从日本商人身上入手。”
市舶司的海商来自不同的地方,交易喜好也不尽相同,大食、锡兰一带喜欢丝绸、瓷器,上好的丝绸和瓷器价同黄金,不过他们那边的香料也不便宜就是了。
辽国高丽那些番邦小国虽说有矿,但是铸造技术不行,甚至连他们自己的钱币都没有。
番邦小国用的是大宋的钱币,所以交易的时候喜欢收铜钱。
大宋的商人出海回来会带黄金,若是有比黄金更加昂贵的货物,也会腾出空间换成别的货物。
再大的船空间也有限,商人逐利,当然是怎麽赚钱怎麽安排空间。
苏景殊:???
他没记错的话,缺铜的好像是他们大宋吧?
“先生,辽国高丽日本把铜钱收走了,大宋的铜钱不够用怎麽办?”
这算什麽,铜钱外流?
第137章
*
身在大宋,每天都感觉在亡国的边缘大鹏展翅。
若不是来了市舶司,苏景殊也想不到连赚钱的地方也有大坑在等着他们。
大宋境内可以用金银铜也可以用交子,但是金银并不常见,交子也多是商贾之间使用,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还是铜板。
周边的番邦小国要是用铜来换铜钱也就算了,要是用货物来换铜钱,钱都让别国给换走了大宋的百姓用什麽?
白玉堂不觉得周边小国都用大宋铸造的铜板有什麽不妥,“番邦小国连铸钱的本事都没有,日常交易只能用大宋的钱币,这不正能说明我们大宋厉害?”
拿货物换钱大宋又不吃亏,用就让他们用呗,正好显示大宋的昌盛国力。
不只白玉堂,其他人也都这麽认为。
大宋的铜钱又不是白送出去的,想要钱得拿更值钱的货物来换,番邦使用印有汉字的铜板还能宣扬大宋的天威,怎麽看都没坏处。
苏景殊:……
好吧,没坏处,将来民间发生钱荒的时候别哭就行。
闹市中不好说太多,苏景殊只是把事情记在心里,然後继续听白五爷介绍市舶司。
公孙先生刚才提到隔壁日本有矿可以关注一下日本的海商,白玉堂便带着他们去日本商人聚集的地方溜达,“日本商人卖的多是锦、线、绫、蝉羽那些王公贵族喜欢的东西,他们的摊位很好找。”
好找的意思不是说锦、线、绫、蝉羽显眼,相反,那些东西和其他摊位上的大珊瑚、大象牙、大犀牛角相比非常不显眼,是日本来的商人比较显眼。
毕竟矮成那样的人在大宋境内不多见。
苏景殊不着痕迹的对比了一下,心道成年人这个身高在大宋境内的确不多见。
没有估错的话,大概也就一米四左右。
听白五爷的意思,这些来大宋做生意的日本商人已经是高的了,东洋岛上那些百姓个子更低。
确实很好找。
来往的都是正经商人,所有的摊位都很热闹,直接从市舶司衙门的摊位上看不出问题,去查账大概率也看不出问题。
朝廷年年都会查账,如果账面有问题根本等不到他们来查。
不知道密州市舶司的官员有没有建密室藏私账的习惯,如果有的话就按五爷说的做,他们五爷还能再立个大功。
一行人在市舶司转了半晌,奢侈品是买不起的,看看热闹长长见识就是没白来。
板桥镇住的都是往来商人,酒楼客栈人满为患,物价比京城还高,但是物价高也挡不住供不应求。
白玉堂小声嘀咕,“这儿的房子比京城还贵,果然拼财力还得看商人。”
幸好住官驿只查证件不要钱,不然在板桥镇住几天能把他们带的路费全花光。
跟着大部队行动就这点不好,热闹是热闹了,花起钱来连自己的钱都不敢花。
“我们不住驿馆也不用掏钱。”苏景殊解释道,“包大人来板桥镇之前和密州官员打过招呼,各州都有公使钱用来招待来往官员,咱们是被招待的过往官员,只要是公事范围内的花销都花不到我们的路费。”
就算花他们的路费也没关系,他们是公差出行,差旅费全报。
白玉堂撇撇嘴,“麻烦。”
苏景殊乐了,“我以为五爷要说‘公使钱才几个钱’呢。”
“是想这麽说来着。”白玉堂摸摸鼻子,“但是以前没听说过官员离京半路钱不够花,由此可见朝廷给各州的公使钱应该不会少,所以忍住了。”
大宋的文人一个比一个娇贵,要是钱不够花他们会开口说,没说就是肯定够花。
小小苏鼓掌,“五爷机智。”
朝廷冗官冗费,冗的费用不光是官员的俸禄和军费,还有别的乱七八糟的开销。
事关全体官员,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费用冗在了哪儿也轻易没人敢说。
他们可以自己不享受不乱花钱,却管不了同僚的所作所为,朝廷官员那麽多,这事提出来就是和全体官员对着干,只怕刚提出来就得被打压流放贬谪出京。
改革嘛,都是这样,虽千万人吾往矣,能成就是功在千秋,不能成就是把自己搭进去。
衆人回到驿馆休息,临睡前安排好明天的行程。
包拯带人去市舶司查账,苏景殊继续带人去市舶司。
钦差便宜行事权力很大,虽说官家没有说让包拯巡视密州,但是来都来了,顺路看看密州的军政财政也不费事。
密州官员:……
密州官员只能强颜欢笑,哭着也要把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给招待走。
市舶司的市舶使一般由所在地的知州以及转运使兼领,市舶官员大多也都是州县官员,虽然经手的钱财非常多,但是他们的品级都不高,多是七品到五品的官。
好在因为市舶司涉及皇家私库,朝廷对市舶官员的任命很是重视,选拔任命时有不得破格差注初官、避亲嫌、避本贯、避置司州等各种限制条件,同时还考察人品资历政绩,条件达不到的话连到市舶司所在州任职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明面上密州的官都是政绩出衆的好官。
包拯离京巡视地方不是秘密,他们人还没出京城,京东路各州就知道包大人即将奉命巡视登州海防以及青州军政,沿途各州的官员早就做好了包青天会顺路体察民情的准备。
虽然不知道包大人什麽时候来,也不知道包大人体察民情的时候会不会暴露身份,但是只要他们这些天小心谨慎让底下人不要搞事,包大人挑不出毛病也不会在他们下辖的州县过多停留。
他们平日里没做亏心事,也不怕包青天忽然来敲门,该担心的是隔壁登州和青州才对,那两个州才是包大人重点巡视的地方。
上一篇: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下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