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267)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28 标签:七五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P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怎麽作弊的,查也查不出线索,反正就是完成作弊了。

  後来温庭筠在国子监当值时主持国子监的考试,有些考生想着温大手子常年作弊监考肯定不会太严,所以考试的时候特别开心,都以为能尽情作弊抄出个好成绩。

  但是温大手子是个爱撕伞的监考官,他当考生的时候可以作弊,他当考官的时候谁都别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手段。

  最後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作弊经验丰富的温监考官的注视下,没有一个考生成功作弊。

  赵大郎小声嘟囔,“大唐那麽多年也才出了一个温庭筠,他们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能瞒过那麽多监考官?”

  苏景殊摇摇头没有说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的法子多的很,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现在就算了,回头有空再接着说。

  考试马上开始,俩人看完座位後分开,各自带着考篮去找自己的座位。

  文房四宝摆在桌上,然後拿出要用的答题纸整整齐齐的铺好,接下来就是等待考试开始。

  小小苏端端正正的坐在位置上,只要心态摆的好,什麽情况都没法让他紧张,他是第一次考试没经验,中不中都无所谓,反正他年纪小,大不了三年後再战。

  三年後再战,他还是考生中年纪偏小的那一拨,这还有什麽好紧张的,写就完事儿了。

  当然,能和秋闱一样再次名列前茅就更好了。

  等外头所有人都进来,贡院的大门落锁,书吏下发考题,考官宣布注意事项,紧张紧张又紧张的春闱考试正式开始。

  苏景殊稳住心情,翻开试题大致看一遍。

  前三场靠诗、赋、论,题目都不简单。

  诗就不说了,从来都是放到最後头疼,这部分是衆所周知的不受重视,写的不出奇也没什麽,对总成绩影响不大。

  就是这个赋,怎麽出的那麽天马行空?

  ——李白月夜着宫锦袍,泛舟采石,赋以“顾瞻笑傲,旁若无人”。【1】

  要用“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当韵脚,还要把李白在在采石矶飘飘欲仙、醉酒捉月的风彩表现出来。

  有难度,不好写。

  苏小郎煞有其事的摇摇头,开动脑筋琢磨怎麽破题。

  题目出的天马行空没关系,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天马行空的题目给拽回来。

  没有什麽能难倒应试经验丰富的他,没法和出题人比天马行空那就和出题人比题海战术,他两辈子考了那麽多场试,应试教育教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就算头脑空空也能写的满满当当,更何况他现在不是头脑空空之辈。

  比不过天赋就比勤奋,何况他的天赋并不比其他人差。

  他上辈子记性好,这辈子的记性比上辈子更好,大概是穿越带来的好处,他从小到大背书都是过目不忘,知识储备不比那些年长他几岁甚至几十岁的同场考生差。

  找到破题思路就开始打腹稿,答题纸一共就那麽多,无论是诗赋论,都是只规定字数下限不规定上限,为了不浪费答题纸,能不用草稿的就尽量不用,免得写到最後答题纸不够用。

  春闱考试对卷面的要求很高,卷面有涂抹的话会降等,涂抹的太多甚至可能会直接黜落,最好一个错别字都不要有,如果有最好换张新纸,答题纸不够的话就只能自求多福。

  考试的时间过的飞快,没有人有闲心在贡院交际,考试时间结束就匆忙休息,就算被褥单薄床板冷硬也得睡觉,不然影响到之後的考试就是得不偿失。

  三天的诗赋论考完之後是策论,从庆历四年范文正公改革取士的侧重点开始,这些年朝廷取士越来越重视论策,只要这场答的出彩,其他几场有发挥的不好的也没什麽。

  命题作文,还是论文,正是苏景殊最擅长的部分,也是苏家一大家子都最擅长的部分。

  如果像前些年那样考试重诗赋而不重策论,只要诗赋写的好,其他写的一塌糊涂也能录用,要是诗赋写的不好,其他写的精妙绝伦也没用,他这场考试就悬了。

  感谢范文正公的改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小子一定努力考试当官争取让大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小小苏双手合十,深吸一口气翻开题目,扫完之後就沉默了。

  不是题太难,也不是没法入手,而是这题目让他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一般来说,策论和诗赋一样命题范围都非常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出,有时候还会结合时务,全看出题人和官家的想法。

  足足五道策论,正常情况下出题人在命题时,都会将三种策都囊括在内。

  经义策,从儒家经典里出题,考基本功;子史策,考学子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看考生能不能以史为鉴;时务策,以时事政务为主要内容,看考生是不是只会刻板读书而不能灵活运用。

  三种策论各有侧重,只这一场下来就足以吧考生的水平摸的清清楚楚。

  今年的五道策论,第一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第二道《浮费弥广》,第三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第四道《安国强军之道》,第五道《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2】

  五道题凑在一起,官家的心思昭然若揭。

  哦,不对,昭然若揭是贬义词,不能用在官家身上,反正就是懂的都懂。

  五道策论,一道重点在“新”,两道重点在“钱”,两道重点在“强”,很好,看出来官家想迫切的解决大宋又穷又弱的局面了。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这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孟子》里也引用过这句。

  周虽是古老的邦国,但却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

  周文王不拘泥于旧制,采取新法富国安民,孟子引用这句的时候也是劝国君不要死守旧规,要像周文王学习,发现问题就改革自新,如此才能使国家富足百姓安康。

  懂,官家这是想推行改革,顺着官家的意思写就行。

  後世关于宋朝三冗两积的讨论不少,他上学的时候也曾听过不少大家讲宋朝,当时听的时候浮于表面,可再加上他这些年在大宋的亲身经历,真让他放开了写五道策论的纸答这一道题都不够。

  後面《浮费弥广》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这两道,巧了,他都挺熟悉。

  先前他二哥的文章里写过“浮费弥广”,後面重点写的是冗兵冗官,如此才导致国家冗费,他们俩当时还讨论了半天是开源更重要还是节流更重要。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出自《论语》,意思是百姓如果富足了,国君怎麽会不富足?百姓如果不富足,国君怎麽会富足?

  主要讨论的是“富民”,答起来不算难,熟读《论语》顺着儒家的富民之道往下写就能写出一篇策论,但是却不好写出彩。

  官家和朝臣都熟读四书五经,《论语》上写过的他们都知道,那麽多朝臣都没法真正让百姓富足,考生埋头苦读数十载,大多都不曾发愁过柴米油盐,他们能提出什麽有见地的看法?

  所以这道题看似简单,但是更像是拦路虎绊脚石,比上面几道都难。

  至于最後两道《安国强军之道》和《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这就更直白了。

  前者直接就是安国强军之道,後者是问晋武帝司马炎独断而灭吴统一天下,前秦苻坚独断而淝水之战失利亡国,齐桓公任用管仲而称霸,燕王哙任用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为什麽国君采取同样的方法而结果大不相同?

  嘶,不好写,也不好写。

  但是他喜欢。

  苏景殊看完题目後很是惊喜,大概是庞衙内烧的香起到了用处,这届的题目甚合他心。

  正巧这届主考官冯京冯大人是个才华横溢不拘小节的人,答题时露些锋芒非但不会被厌恶,反而更容易被主考官看重。

  民间传闻当年冯大人和权臣张尧佐的外甥石布桐同场考试,张尧佐是当时仁宗皇帝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伯父,他想让外甥当状元,于是以重金收买了考官让务必将石布桐取在第一名。

推荐文章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病弱兄长模拟器

刷成就,但第四天灾

刃养大的崽要去立海大做内番

大圣的跨界直播

(综漫同人)黑子的排球

拼爹大舞台,是爹你就来

[综武侠]我只是个生活玩家啊!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综武侠]保护我方小王爷

上一篇: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下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