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145)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0:54:28 标签:七五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P

  嗨呀,公孙先生买的糖就是甜。

  苏景殊现学现卖,拿出老夫子的架势给眼前几位分析朝廷为什麽不能直接开战。

  包大人回来时给他讲了一路,他听了之後讲给开封府的护卫听,中间还加了点他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不知道,但是肯定比包大人讲的好玩。

  要是哪里说的不对也没关系,展猫猫和王朝马汉听不出来,公孙先生肯定能听出来,说完之後再让公孙先生来纠错就是。

  咳咳,小小苏小课堂开课啦。

  公孙策笑吟吟听着他们说话,完全没有打扰的意思。

  小孩子家家异想天开,现在去打扰未免讨人嫌。

  从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人手中,中原便失去了阻挡异族入侵的天然屏障,胡人南下千里中原无险可守,从此中原门户大开,自燕云到黄河一马平川。

  大宋开国时几次收复燕云失败,之後在面对契丹人的时候便一直处于下风,澶渊之盟後更是直接放弃了收复失地。

  但是中原地带比燕云十六州更加富庶,契丹人拿到燕云後不会满足,只会更加觊觎还没有到手的中原。

  幽、燕诸州乃是天造地设的藩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下可以有利的抵御北方胡人入侵,而落入胡人手里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契丹铁骑随时可能从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

  大宋开国之後不得不在京城附近广植树木来阻碍辽国骑兵行军,太祖时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银钱赎回失地,还将大名府设为北京来和辽国对峙。

  可惜後来太宗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时在高梁河战败,之後大宋在和辽国的战争中就一直没怎麽胜过。

  文人唾骂割让燕云的石敬瑭,但是辽国那边对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的石敬瑭却是充满了溢美之词,契丹人很清楚割让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祸事,自然不会轻易吐出已经到手的肥肉。

  辽国虽然是契丹人建立,但是境内生活最多的却是汉人,不光是燕云十六州,契丹人聚居生活的地方和後来被他们征服的渤海一带也是如此。

  汉人数量最多,辽国的皇室没有不用汉人的规矩,朝中有不少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比如之前萧太後重用的韩德让便是辽国权倾一时的汉族大员。

  韩德让是汉人,但是他的地位显赫到有一个和皇帝相差无几的契丹名。

  辽圣宗名为耶律隆绪,韩德让的契丹名为耶律隆运,俨然已经加入辽国的帐皇族之中成为皇室成员。

  韩氏家族只是为辽国效力的汉人家族之一,类似的汉人还有很多。

  那些世代为契丹人效力的汉人在打仗的时候不会向着汉人,只会为辽国出谋划策效力,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是一两句指责就能说清楚的。

  生活在辽国境内的汉人百姓数量衆多,有些是早年就归附契丹,长期生活在那种环境下已经看不出和契丹人的区别,还有就是生活的地方被辽国打下来後被动归于契丹人统治的百姓。

  前者是辽国百姓,拥护的是辽国的统治,後者是辽国的百姓,心里或许还念着大宋,但是能有多少念着大宋的还尚未可知。

  契丹是游牧民族,向来逐水草而生,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可以稳定种地的土地自然非常重视。

  唐末五代的燕云十六州饱经战乱,辽国拿到那片土地後推行了各种恢复生産的政策,虽然目的是为了收缴赋税,但是对百姓而言却是难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燕云十六州的税收几乎供应了辽国的所有花销,为了让那边的汉人真心归附,历代辽国统治者都不断对那边施恩。

  就算推行下去後的汉人和契丹人待遇依旧不同,至少在表面上全都是一视同仁。

  契丹人尚武,军队辎重经过会对农田産生严重的破坏,为满足骑兵行军的需要,毁田填沟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不再让这种情况发生,辽国後来出兵征战的时候还会特意下诏不许毁坏农田。

  虽然除了少部分身居高位的汉人和地主之外,绝大部分汉人百姓都生活贫苦,有田有地要承担赋税,没有土地就沦为佃农,遇到灾害之年只能靠朝廷救济生活,但是大宋的情况并没有比辽国好多少。

  辽国的汉人百姓大部分是佃农,大宋的百姓同样有很多没有土地。

  这是开国时留下的隐患,问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一片祥和,问题显露出来之後,朝廷再想解决问题已经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大宋开国时不立田制,依旧延续中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没有去恢复或者新创田制来尽量让百姓安心种地。

  朝廷放弃对土地的直接控制,不再严格限制土地买卖,对于本身拥有的官田也大多采取租佃的方式加以经营。

  民间田地买卖非常频繁,出卖官田的事情也不罕见。

  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便会卖田,卖完田还过不下去要麽进城做活要麽落草为寇,京城那麽多贩夫走卒,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家里没田不得不出来讨生活。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或者说不是朝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现在解决问题要触及太多权贵的利益,阻碍太大根本改不动。

  不解决问题的话每况日下,解决问题又解决不了,于是就一直拖到现在,越拖情况越复杂。

  所以太祖太宗时收复燕云一直失败不是没有原因,契丹人笼络了一部分汉人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大宋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想收回燕云自然是难上加难。

  拖的越久对大宋越不利,开国时收复燕云或许不会遇到百姓的抵抗,现在强行武力收回,只怕燕云地区的汉人百姓也会抵抗。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的大宋同样没占多少。

  公孙策无声叹气,好在现在情况比前些年好得多,不管人和在不在他们这边,能把地盘收回来就是好的。

  燕云地区的百姓再怎麽抵抗也挡不住他们是同根所出,汉人最擅教化,契丹人能用一百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成辽人,大宋也能以教化将他们再变成宋人。

  不过那些是收复失地之後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想还太早了些。

  苏景殊掰着手指头说完直接开战的坏处,然後神神秘秘的开始下一部分,“其实吧,我感觉不能开战主要还是不划算。”

  公孙策不着痕迹的抢回他的糯米圆子甜汤,喝完之後才慢条斯理的问道,“哦?怎麽不划算?”

  苏景殊把小板凳挪过来,“先生您自己算算,就算不算打仗的花销,两边一开战榷场就得关停吧。榷场啊,好多钱,好多好多钱,好多好多好多钱。”

  展昭被他这形容给逗笑了,“好多好多好多钱是多少钱?”

  “反正是我这辈子都挣不到的钱。”苏景殊也说不准榷场能挣多少钱,反正是很多很多很多钱,“先生,您知道榷场每年有多少进项吗?”

  公孙策笑笑,“那的确是很多很多很多钱。”

  大宋建国之後周围强敌环伺,打了那麽多年的仗谁都没法奈何谁,再打下去是劳民伤财,对大宋和辽国都没有好处。

  真宗皇帝签和辽国订澶渊之盟颇受诟病,但是现在看来却是利大于弊。

  就是丢人。

  两国开战时禁止交易,可两国之间的交易不是朝廷说停就能停的,朝廷不允许民间就走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总比困难多。

  後来两国签订盟约停战,榷场贸易取代民间走私,朝廷先後在雄州、霸州、安肃军三处设置榷场与辽国进行贸易,後来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在广信军也设置了榷场。

  辽国那边最重要的榷场在涿州,和大宋的雄州榷场地位相当,别的不说,朝廷每年只契丹羊就要购买数万头,耗费官私钱四十余万缗,数额相当巨大。

  而契丹那边的茶叶则全部从大宋贸易,交易了这麽多年依旧供不应求,还有那些由市舶司从海外交易来的香料、象牙、犀角等物都很受契丹贵族喜爱。

  朝廷每年在榷场的纯收益都有上百万缗,交易量之大令人咂舌。

  财帛动人心,那麽多的进项没法说停就停,就大宋如今的情况,一旦停了榷场交易只靠税收连军费都发不下去。

推荐文章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病弱兄长模拟器

刷成就,但第四天灾

刃养大的崽要去立海大做内番

大圣的跨界直播

(综漫同人)黑子的排球

拼爹大舞台,是爹你就来

[综武侠]我只是个生活玩家啊!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综武侠]保护我方小王爷

上一篇: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下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