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69)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50 标签:七五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P

  两边的特産都是好东西,在当地吃能鲜掉舌头,长途跋涉寄到西北口後感比不过在当地吃,但是做好了也能尝个鲜。

  哦,不对,是改善夥食。

  如果寄来的特産都好好的,他们连着吃三天也吃不完,不过想想现在的运输条件,能挑出来那麽多能下锅的已经算运气好。

  要是盛夏的时候寄特産,唔,大热天的不适合寄特産。

  天气越来越热,等冬天到了他再回礼。

  苏大厨去厨房将大点的那口锅端给狄元帅,顺便说他接下来俩月可能还要在转运司忙,经略司的军务就继续麻烦元帅了。

  狄青:……

  就知道每一口汤都不是白喝的。

  狄元帅深吸一口气,看在美食的面子上,原谅他。

  苏大厨亲自炖的排骨春笋海鲜汤味道很不错,他家和隔壁白五爷这家上上下下都赞不绝口,狄元帅全家也都给了好评。

  有三五不时的贿赂在,他遇到事情才好去找狄元帅和白五爷帮忙。

  不是他逃滑,实在是最近太忙了,连任劳任怨的小姚同学都受不了找借口跑他爹姚将军那儿避难了,可见活儿多到什麽程度。

  姚古干不来转运司的活儿可以临阵脱逃他不行,他敢临阵脱逃冯京就能立刻把他之前想要实施的农业扶贫补助全废掉。

  就这麽残忍,一点後路都不给他留。

  确定了,官家派冯大人到西北不光因为他会赚钱,还因为他能狠下心压榨下属。

  苏机宜将原本属于他的军务全部推给狄大元帅,马上就是五月,他吩咐农人将最新一批的棉花种下後就去忙青苗贷换成扶贫补助的事情。

  朝廷重视西北,官家也时刻盯着西北的情况,军务政务送去京城能迅速得到回复,次次都是加急,驿站的车马比战时还要忙碌。

  冯京是个能不干活就不干活的转运使,只要把手头的活儿都分给能干活的下属,他就是个优秀的一方主官。

  干活没意思,监督下属干活才有意思。

  转运司的官员们:……

  要不是顶头上司惹不起,他们非得群起而造反不可。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世上怎会有如此离谱之人?

  偏偏冯大人对工作量掐的特别准,连干活速度都估的大差不差,不会让底下人太累,也不会让他们太轻松,就保持在累不死的状态卷生卷死。

  苏机宜和转运司上下含泪干活,一边干一边骂顶头上司丧心病狂。

  光明正大的骂。

  反正冯大人听见也不会把他们赶回家。

  集体忙碌和一个人忙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比一个人忙好受很多,每天晚上看着处理完的公务账目都有种自豪感。

  青苗贷是贷款,扶贫补助是发钱,只要各级官员不中饱私囊,这个活儿比推行青苗更省心。

  奈何指望官员全部清正廉洁根本不可能,有京兆府新成立的六扇门派出探子深入民间打探情报也不行。

  财帛动人心,白花花的银子在面前摆着,把持不住想动歪心思的人太多,只能尽量用杀鸡儆猴的法子让他们不敢动小心思。

  贪的多的拉出来砍了,其他只要藏的够严实衙门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

  毕竟转运司衙门也不是全都干净。

  看看今年推行下去是什麽情况,如果民间反馈不错,其他和陕西情况类似的地方也能这麽干。

  冯京本来对小年轻的扶贫计划不抱希望,他年纪大阅历深,很清楚人性是什麽样。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一心为民,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个心存恶念,政策推行到民间都会变样。

  朝廷年年花钱赈灾,真正用到赈灾上的银钱有十分之一都是经手的官员心怀天下不忍百姓忍饥挨饿家破人亡。

  用扶贫来取代青苗钱,最後大概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对,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苏景殊不这麽想,他觉得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半能踏踏实实将政策推行下去就能保证绝大部分的百姓获益,剩下那一半不老实的可以重刑威慑,实在威慑不了的就拉出来以儆效尤,这样即便最後官员里依旧有少数不安分的人也没法再对政策造成太大影响。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冯大人把要求放低一点就会发现其实西北的情况也还行。

  西北基层很大一部分官员都是性子直不善交际被打发到这里来的,只要能狠下心铲除挡在路上的地头蛇,其他就都不是问题。

  自信点,往好处想,什麽都往最坏的情况想压力太大,他们又不是打仗,实在不行就从头再来,反正後面有官家给他们撑腰。

  冯京:……

  苏大人,官家知道你是这麽想的吗?

  年轻就是好啊。

  ……

  天气回暖,在青唐城修整了一整个冬天的商队整装待发。

  只要他们动作足够快,今年冬天之前还能再回到青唐城。

  莫贺达干往常出门一趟要在老家休息两三年,这次不行,中原那边有大生意等着,只要开局表现的好,接下来不管是丝绸还是茶叶都能谈。

  铁器就不强求了,汉商能给多少他们要多少。

  不给也没关系,反正只靠丝绸茶叶这些大宗货物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

  来自汉地的商队在青唐城待了一冬也都收拾好准备离开。

  他们不会走太远,接下来要麽去吐蕃控制下的其他城池要麽回汉地。

  以前还会去西夏境内转一圈,现在西夏境内太危险,赚钱重要命更重要,不能明知山有虎还非要向虎山行。

  刘安在开春时和大部分一起离开青唐城,之後在羌人中最强盛的历精城、宗哥城等城池转了一圈,直到盛夏才带着满满当当的货物返回秦州。

  被派出去的商队在吐蕃各城不着痕迹的宣扬大宋的招抚政策,再加上大宋沿边各州都铆足了劲儿进行招抚,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小部落越来越心动,最後有将近一半都化心动为行动就近找大宋官府表示臣服。

  可喜可贺,各衙门官员这麽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结吴叱腊在王韶和智缘大师的连番劝导下放弃了吞并诸羌的想法还率领部衆归降大宋,之後王韶率兵在俞龙珂所在的古渭寨驻军,将原本属于俞龙珂的地盘全部掌握在手里。

  在王韶的申请下,古渭寨升为通远军,知军由他本人担任。

  知军虽然不像知府知州那麽重要,好歹也算是一方主官,都当上知军了离当知州还远吗?

  官家想提拔王韶的心思很明显,奈何王机宜资历太浅,考中进士後只任过一任主簿便到西北游历,但看资历的话甚至还不如隔壁从来任职从来没任满过的苏机宜。

  如果他资历足够,官家不会再派王珪来秦凤路当摆设,直接让他担任秦州知州就行。

  府州军监都是路的下一级行政区,但是细分下来也有不同。

  一般来说,曾为都城或者天子藩属的州会升格为府,比如京兆府、应天府,有盐井、矿産的地方会设立监来管理,而军则属于重点战略区域,人口、农业、商业等各个方面都比不上正常的州,主要承担的就是军事功能。

  大部分的“军”中都是兵丁比百姓多,辖下有一两个县,县里人口稀少到连中原地区的一个镇子都不如。

  不过人数再少也是州一级的行政区,就算地位远不如知州也是正儿八经的一方主官。

  让王韶当知州阻力太大,但是他招抚番邦的功劳是实打实的,让他当个知军完全没问题。

  当然,不排除古渭寨户数太少朝中文臣连反对的心思都生不出来的可能。

  西北绝大部分堡寨都建在群山环绕的谷地里,有些谷地得河流灌溉水土丰美大小部落都想争,有些谷地离河流远取水困难只有弱小的部落居住,还有些更弱的连固定族地都没有,只能东跑西跑夹缝中求生存。

  俞龙珂是青唐吐蕃最强大的部落之一,他的族地也是河湟一带难得的沃土。

  古渭古渭,顾名思义,就是古时的渭州。

  古渭建在渭水旁,从汉到唐中原政权都在那里建城设州,安史之乱後吐蕃趁机夺取河湟,之後直到现在河湟一带依旧在吐蕃部落的控制之下。

推荐文章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病弱兄长模拟器

刷成就,但第四天灾

刃养大的崽要去立海大做内番

大圣的跨界直播

(综漫同人)黑子的排球

拼爹大舞台,是爹你就来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综武侠]保护我方小王爷

上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下一篇:[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