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48)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50 标签:七五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P

  西北就这麽大地儿,李元昊想扩大地盘,结束傀儡生涯的唃厮啰也想扩大地盘,偏偏两家都想成为名正言顺的吐蕃帝国继承者,于是就这麽理所当然的打了起来。

  唃厮啰走的是远交近攻路线,除了和李元昊针锋相对其他不管是大宋还是辽国都可以放低姿态。

  对大宋这边是表示愿意归附可以接受册封,对辽国那边是求娶公主联姻,政局稳定下来後就移居到青唐城专心发展。

  前不久唃厮啰病死,继位的董毡是他的三儿子,而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经和他反目成仇。

  要不是唃厮啰後院失火,没准儿又是一个李元昊。

  幸好青唐吐蕃没有成为第二个西夏,不然大宋周边一群难缠的邻居非得头疼死不可。

  青唐城的位于湟水谷地,东边是陇右西边是青海湖,从汉代开始就是连接河西走廊的重要根据地,吐蕃人趁安史之乱控制了那块地方,想让他们拱手让出地盘根本不可能。

  可大宋要平定西夏也不可能继续让吐蕃占据那片土地。

  且看王韶接下来能做到什麽程度。

  官家揉揉胀痛的额头,决定将头疼的事情留给明天。

  京城的百姓不管开战要做哪些准备,他们只知道大宋打了胜仗就够了。

  朝堂上的吵架就让他们吵,反正民间也听不着。

  ——西夏民生凋敝国已不国,大宋灭夏指日可待,冲冲冲!!

  城里勾栏瓦舍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西北战事,到处都能看到指点江山的读书人。

  民间主战派居多,说不能打的都会被骂没种,虽然大宋在西北才雄起没几年,但是不妨碍百姓觉得他们能脚踩西夏拳打辽国。

  什麽?大宋打不过西夏?

  呔!定是西夏派来的奸细在扰乱民心!

  从捷报传回京城的那一刻起,城里就不断有人被扭送到开封府,一问周围的人,全是过来指认奸细的。

  包大人:……

  民间鹰派声势太大,气的鸽派官员连门都不想出。

  官家放任朝臣吵了几天,然後才慢悠悠出来拍板表明现在还到灭夏的时机,西军在打退来犯的军队继续修建堡寨慢慢往前推进就行。

  最新消息,环庆路的将士们不光打退了梁乙埋的大军,还将沿边的西夏堡寨尽数劝降。

  边军将士劳苦功高,都重重有赏。

  主和派的官员还想再说点什麽,奈何朝中和民间的主战派战斗力太高,他们再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官家已经下令不许西军擅自反攻西夏,西军对西夏堡寨下手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

  哼,他们等民间攻夏的声音没那麽大了再提意见。

  打仗劳民伤财,安安生生过日子不好吗?

  不信派人去西夏问问,梁氏这次吃了大亏肯定想要求和。

  幸好主战派不知道他们的同僚中还有那麽全心全意为西夏着想的人,否则朝会上随时可能上演全武行。

  西夏打了败仗当然想求和,可答不答应大宋说了算。

  以前大宋吃亏的时候西夏愿意讲和吗?那些年送过去的银钱绢帛都是假的不成?

  幸好朝中还有他们这种为国为民的好官,真要让那群怂货当家做主大宋算是完了。

  讲和?梦里的讲和!

  西夏折腾一圈却徒劳无功,不光让大宋反攻入境内还差点让吐蕃打到兴庆府,可谓是损了夫人又折兵。

  等梁乙埋打退攻入境内的吐蕃大军,梁太後发现大宋这边没准备大规模反攻的确又起了小心思,朝堂上争争吵吵准备了半个月,又双叒一次派遣使臣求和。

  最前头探路的使臣来的巧,陕西四路的军政长官正好都在京兆府。

  几个人听到梁太後又来求和都皱起眉头,连商量都不用直接让西夏使臣哪儿来的滚哪儿去。

  求和就算了,西夏想割地求和他们也不是不同意,问题是那边愿意把地盘让出来吗?

  求了那麽多次和也没见他们真想和,反正说的再好也都是反悔,不如直接省了这些没用的流程。

  苏景殊看他们这麽干脆利落的替皇帝做主还挺紧张,後来发现官家的特派员李宪李公公也是臭着脸让西夏使臣滚的一员就放心了。

  不想议和是衆望所归,想必官家亲自在场也是这个结果。

  战事结束,参战的主要将领要进京汇报情况顺便论功行赏,衆人齐聚京兆府就是为了这事儿。

  武将升完官领完赏还要回来,文官大概率会留在京城,就算不留在京城也会去江南富庶之地,不会留在西北和西夏耗着。

  最近各衙门的人事调动太大,接下来怕是有一段时间磨合。

  狄青很不喜欢这种打完一仗就把人调走的事情,打胜仗高升调走,打败仗被贬调走,就算不打仗,任期到了也还是走。

  相处不来的官员调走大家皆大欢喜,相处得来的官员调走就不那麽好接受了。

  不过官员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的确容易滋生见不得人的恶习,调动就调动吧,看在大部分同僚的磨合期都能控制在一个月内的份儿上也不是不能忍。

  苏景殊可以趁这个机会回京,不过战事结束收拾好所有的尾巴再回京兆府正好赶上棉花成熟,想想还是棉花更重要,于是便让狄大元帅把他的那份赏赐一起带回来。

  升官的诏书给他带回来,金银布帛之类的赏赐送到他家,爹娘姐姐看到赏赐後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的。

  不是他不愿意回家,实在是来回太耽误时间。

  别看计划的是路上半个月在京城待半个月回程再半个月,具体实施的时候只有路上的时间是准的,只要西北没有变故,停留京城的时间能从半个月拖延到半年。

  就拿狄元帅自己来说,乐平公主也很久没回京了,这次回京不得在京城多待几天?

  转运司的一把手蔡大人要升官,继任的陕西转运使是谁还不确定,陕西四路的青苗法还是第一年推行,他左看右看这时候都不适合回家探亲。

  他这次到环庆路沿边走了一圈,亲眼见识过黄沙肆虐的可怕,如果可以的话防风固沙也得提上日程。

  黄河冲刷已经很可怕,再加上一年四季吹不停的大风,没有人力干涉的话黄沙范围会越来越大,各州官府都知道筑堤坝造绿林来保住脆弱的农田,只是没个章程也连不成片。

  还有就是,西北的灌溉和农具也跟不上。

  他本来以为这边的农産量不会比中原少多少,真种出来才发现连中原地区的一半都达不到。

  农具不行,土地肥力不行,灌溉水源也不行。

  处处都不太行,就算有高産的种子也白搭。

  青苗钱是用来救急的,要是连着几年收成都不好别说息钱了,连本钱都没法收。

  这麽一年年积攒债务,即便有一年田间丰收,让农户一下子归还前面好几年欠的钱也会恢复赤贫。

  官府对不上账会派吏卒天天下去催债,农户连吃都吃不饱不光没法还钱还要忍受催债的折磨,最後就是百姓苦不堪言,官府的青苗贷也变成烂账。

  即便如今的青苗钱按照不同情况来分收息和不收息,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以陕西四路的情况来看,转运司最好提前做好收不回本钱的准备。

  不是百姓不努力,实在是年景不好的时候占大多数,今年涝明年旱,十年有一年风调雨顺就感天谢地,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法让百姓再背债。

  大宋各地一盘棋,如今正是朝廷发挥统筹兼顾作用的时候,各地区的转移支付机制得完善起来。

  西北前线需要资源供给来保障国土安全,荆湖需要资源投入来开发,只能江南、中原等物産丰饶的地方来持续提供资源来保证贫苦地区百姓的基本生活。

  朝廷做好收入再分配,陕西这边才好琢磨怎麽补贴百姓。

  是的,不能再叫贷款,得做成补贴的形式。

  钱粮补贴容易做手脚的地方更多,这可比贷款难操作多了。

  不管,他只负责出主意,奏折送到御前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之後具体怎麽操作让官家和相公们头疼去。

  还有他的棉花,唉,他得种多少年才能凑够西军所有将士的棉甲棉被棉服啊?

推荐文章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病弱兄长模拟器

刷成就,但第四天灾

刃养大的崽要去立海大做内番

大圣的跨界直播

(综漫同人)黑子的排球

拼爹大舞台,是爹你就来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综武侠]保护我方小王爷

上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下一篇:[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