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42)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50 标签:七五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无CP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部落迁移到边境生活,离兴庆府越远逃离苛捐杂税的可能性越大,就算渴死在沙漠里也比被抓去做苦工生不如死强。

  “前些年西夏皇室征集数万民夫在鏊子山大兴土木,宫室绵延二十余里,之後又在贺兰山东麓修筑亭台楼阁,接连征调的民夫甚至超过十万。”苏景殊唏嘘不已,“西夏谚语,‘已高贵者,豹皮安袋虎皮箙,府上摆设真华丽;已贫贱者,牛皮口袋牛皮囊,路上所带白灰皮。’过来避难的党项百姓说西夏国内贫富分化极其严重,达官显贵年过七十仍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民间以乞讨为生的百姓数量庞大,甚至有走投无路的百姓为了乞讨自断手腕。”

  本身天灾和饥荒就逼得小部落走投无路,上头的大贵族不说赈灾还变本加厉的鱼肉百姓,遇到百姓抵抗只知道杀,百姓自然不会向着他们。

  自然灾害不断,民间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繁多,再加上统治阶级奢华腐败不拿普通人的命当人命,哪一条拎出来都是大问题,凑到一块儿更不用说,亡国流程算是让他们凑齐了。

  以前皇帝能打还能靠劫掠来转移国内矛盾,现在能打的皇帝在阴曹地府开会,掌权的梁氏和其他党项贵族发动外战也打不赢,又没有解决国内矛盾的本事,民心早就散完了,如今正是大宋趁虚而入的大好时机。

  所以他在荔原堡这些天挑了好些个能说会道的说客出来,作文写诗他们不会,动员党项部落归顺大宋的本事却很不错。

  狄青後知後觉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可以多选几个西夏堡寨出来?”

  苏景殊重重点头,“试试呗,试试又不亏。”

  趁前来支援的大军还没有全部离开,多安排些卫兵保护前去劝降的说客,虽然他觉得这时候应该没有西夏堡寨敢对说客动手,但是多加一层保障没坏处。

  狄青眉飞色舞,“我就知道你更适合来西北!”

  他现在就开始挑选西夏的堡寨。

  位置合适的选上!驻军多的选上!丁口多的更得选上!

  这一仗耽误了上半年的收成,下半年的耕种说什麽都不能再耽误。

  时间不够人口来凑,只要开垦出来的荒地比现在多一倍就能把前面耽误的那半年补回来。

  苏景殊矜持的摆摆手,“谢谢夸奖。”

  狄元帅行动力超强,一盏茶的时间不到就把需要劝降的西夏堡寨列了出来。

  苏景殊凑上去一看,额,河对面所有的西夏堡寨都榜上有名。

  狄青大手一挥,“待会儿姚兕回营,明日让他亲自陪你去礓砟寨。”

  礓砟寨离大顺城近,如果礓砟寨守将真的愿意举寨来降,到时大顺城的防御就能更上一层楼。

  “对了,让姚古也跟着。”狄青捶捶脑袋,“那小子没个定性,遇到战事就想往前冲,老姚实在拿他没办法,不介意的话接下来回京兆府也让他跟着你。”

  苏景殊愣了一下,“让他跟着我?合适吗?”

  “合适,你把他当书童用就行。”狄青将写好的单子递给门口的副将,转过头来继续说,“最好能带着他读点书,带兵打仗也不能太没文化。”

  苏景殊眼睛亮晶晶,“像范文正公当年压着您读《春秋》那样?”

  人家的身份在这儿摆着,让他打个杂跑个腿就顶天了,怎麽可能真的当书童用。

  狄青立刻反驳,“我当年已经有正经的差遣,和那臭小子不一样。”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好的好的,回头就带他读《春秋》。”

  巧了这不是,他读书时正好主治《春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狄青:……

  苏大人乐得不行,不打扰狄将军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他去和小姚同学说这个好消息。

  狄青磨了磨牙,先让那臭小子高兴高兴,过些天开始教的时候别後悔。

  范文正公压着他读《春秋》怎麽了?真以为痛苦的只有他一个?

  呵,天真。

  狄大元帅在心里给已逝的范文正公告了声罪,然後才继续骂骂咧咧。

  这年头武将不好当,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听命令行事的将领,也有为了争夺话语权交好文臣的将领。

  虽然瞧不起武将是文臣的政治正确,但是还是有很多愿意和武将交好并扶持武将文臣,比如范文正公。

  或者说,当年和范文正公一同到西北重建防御体系的文臣对西军大小将领都有知遇之恩。

  朝廷重视对西军将领的培养,隔几年就让他们将家中适龄子弟送去国子监学习。

  说是看重,其实也是一种防备。

  从小教导他们忠君爱国,长大到战场上才不容易有二心。

  就是吧,武将家庭里出来的少年郎大多不喜欢四书五经,让他们去国子监学习比揍他们一顿还痛苦,就算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说学文比学武有前途也没用。

  朝廷有重开武举的想法,正经读书考科举他们没那个天赋,武举的文化课努力一下还是有可能的。

  不管文举武举都是科举,以前他们被瞧不起他们认了,今後他们走武举路子出来的武将再被瞧不起就不礼貌了。

  西北汉人番人混居,各州官府也会开设义学教导番人四书五经,只是学的没那麽深。

  要是朝廷重开武举,西北各州的义学立刻就能改头换面变成武学。

  虽然他们都觉得文臣只会纸上谈兵,但是不能否认文臣中有部分指挥战事的水平很不错,就算是纸上谈兵也是有文化的象征,让家里的小崽子们多读几本书肯定没坏处。

  别说什麽十几二十岁开始学太晚,他当年也是二十多岁还被压着读书,他都能学那群皮猴子为什麽不能学?

  武将们在家苦口婆心劝小辈们想带兵也能先考个进士再以文臣的身份带兵,小辈们听到後只想让家里的老子自己先考个进士再回来带兵。

  进士那麽难考,寒窗苦读的读书人都有那麽多考不上的,他们哪儿有那个本事?

  谁行谁上,反正他们不行。

  老一辈的将领被家里的皮猴子们气的不轻,奈何读书这种事情强迫不来,学不会就是学不会,硬逼着他们学最终学出来也是不伦不类。

  就算朝廷要重开武举,那些皮猴子的文化水平连武举的文化考试都考不过也是白搭。

  好在虽然文臣看不起武将,民间却尤其推崇军功,实在不想读书的话能专心学带兵打仗也行。

  问题是,哪儿有那麽多天生的将才?连最基础的兵书都不肯学,上战场真的不是去送死?

  不求他们考进士,至少在朝中文臣骂他们的时候能听懂这是在骂他们。

  当晚姚兕回营,听狄元帅说已经成功把他家混小子塞到苏机宜身边後激动不已,直接就压着儿子过来拜师。

  武将没前途,能走文臣的路子再好不过。

  秦凤路经略司的苗授少入国子监跟随胡瑗胡先生学习,因为学的好被被补授为国子生,虽然现在依旧是武将,但是因着胡先生的颜面以及国子监的资历升迁速度比寻常武将快的多。

  还有种家的种建中,那小子前几年以父祖功勳得补三班奉职,还拜了个进士为师,前不久还考了个试摇身一变成了文臣。

  他们知道种家祖上本就出过大儒,大儒的後代读书有天赋很正常,可种家连着两代几十个儿郎都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猛将,怎麽忽然又返祖了?

  提起这个姚古就来气,说好的一起混日子,你小子怎麽还偷偷学习?

  西军将领经常轮换驻地,各家的同龄小辈也经常在一起玩,本来大家都一起上房揭瓦,这时候冒出来个考试考出来的文臣显得他们其他人很像傻子。

  姚兕之前觉得种家那小子拜文人为师是在胡闹,现在才知道那是有先见之明。

  他们苏机宜不光是进士,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些天相处下来感觉很好,不迂腐也没瞧不起武将,还是狄大元帅给家里的虎崽子提前预定好的啓蒙先生。

  这还等什麽?不抢不是人!

  苏景殊:???

  那什麽,姚将军你清醒点儿!种建中拜张载为师的时候张载还没考中进士!

推荐文章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玩家即将抵达他忠诚的咒术界

病弱兄长模拟器

刷成就,但第四天灾

刃养大的崽要去立海大做内番

大圣的跨界直播

(综漫同人)黑子的排球

拼爹大舞台,是爹你就来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

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综武侠]保护我方小王爷

上一篇:穿到北宋当权臣 上

下一篇:[综英美]达米安,但逆序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