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267)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5:04 标签:穿越时空 励志 科举 轻松

  杨仕坤看着钱大人的背影,神色有点一言难尽,这钱大人还真好哄。

  既决定正式进入官场,能不得罪人就尽量不要得罪人,人的嫉妒心往往是不可控的,有时候比党争还可怕,陆川自然是要尽量避免。

  陆川出了翰林院后,很快王允知也告了假出来,两人在附近找了一个饭馆坐下吃饭,顺便聊天。

  王允知美滋滋地吃着浓香辛辣的香辣排骨,边吃边感叹:“这翰林院的饭菜真不是人吃的,天天吃,人都吃瘦了。”

  他以前还疑惑,为什么六部的官员,大部分到了中年后都会发福,而翰林院就没几个发福的官员。

  等自己进了翰林院,吃两顿翰林院食堂的饭菜,就知道是为什么了,怪不得人家说翰林院是清贵之地呢。

  陆川笑道:“好吃就多吃点。”

  王允知又夹了一筷子辣椒炒肉:“听说户部食堂的饭菜不错,你就有口福了。”

  朝廷六部中,吏部的地位最高,户部最有钱。虽然户部尚书天天哭穷,但至少户部的食堂很不错。

  拨的经费不少,食材丰富,招的厨子手艺也好,不少其他部的官员都羡慕户部的人。

  陆川笑笑不说话,对于他们来说,口腹之欲已不是太重要。

  一顿汤足饭饱后,王允知让人把残羹撤下去,小二又上了一壶清茶,才开始进入正题。

  “之前我爹说要把你带在身边培养你都不乐意,说就想在翰林院里当个清闲客,怎么出了一趟差回来,就成户部主事了?”

  陆川苦笑:“世事无常,钟阁老亲自派人来招揽,拒绝不得。”

  王允知惊讶:“你这是投靠钟阁老了?”

  陆川点头:“没错。”

  王允知定定看了陆川一会儿,才开口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就不多说什么。钟阁老一派的官员还算正派,是朝中为数不多干实事的,你跟着他也好。”

  虽然都知道党派之争危害甚大,可一旦入了局,便是想停也停不下。

  初入官场的新科进士,只要是对官途有野望的,基本都会选择一方加入。

  中立是不可能的,只有圣上看重的肱股之臣才能够选择中立。

  比如王允知他爹,在清贵的翰林院待着,却是圣上的心腹,任何党派之争都不会轻易惹上他。

  小官选择中立,只会被边缘化,和陆川之前一样。

  陆川的新官职是户部的金部主事,主要负责库藏、市舶司、铸钱、茶税盐税等税种征收。

  陆川这个职位主要负责商科事务,主管商事,各个地方的商税征收。

  如今大安的主要税收是田税和人口税并收,商税在一国税收中并不起眼,商税税率低,能收上来的商税太少了。

  连带着掌管商税的主事也不受欢迎,因为没什么油水可捞。虽然都说户部是个香饽饽,人人都想进,但户部里面的职位也有高下之分。

  不过总归是升职了,陆川在家中设宴,请了几个好友来家中庆祝一番。

  陆川出京办差后,苏幕几人就没聚过了。

  唐政和工部的人一起研究能用水力带动的织布机,天天窝在工部里,最近好像有了突破。

  苏幕自从进了白枫书院教书,简直如鱼得水,不用再听那些他觉得枯燥无聊的四书五经,书院里还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每天上完课,就和书院的几个夫子谈论诗词,过得好不快意。

  要不是苏夫人从中说和,苏大人默认允许他去教书,他估计还不想回家呢。

  至于席东,在苏幕离开国子监后,他一个人待着无聊,又想到陆川给他的建议,犹豫了几天,还真去庄子上研究怎么种地去了。

  把昌盛伯气得不行,不过冷静下来后,发现儿子还真在庄子上老老实实的,也就同意了,反正不出去乱搞就成。

  因为妇联的成立,谢宁和苏幕唐政的夫人接触颇多,如今关系还不错。

  今天宴请的都是熟悉的人,大家一点儿都不拘谨。

  席东说:“今年朝廷不是让百姓们种土豆吗?我家庄子上也买了种子去种,我分了四块试验田,不同条件种出来的土豆果然不一样,等我研究透了,把产量提上去,说不定陛下也能给我封个官当当!”

  苏幕说:“说到土豆,今年不少百姓种了土豆,白枫书院的山脚下有不少小摊贩支了个摊子卖土豆,什么炸薯片、炸薯条、煎土豆丝饼、烤土豆都有,我和几个书院的夫子一起去买过,味道还不错。”

  唐政说:“现在研究的织布机快研究出成品了,我在考虑下一步应该研究些什么。”

  陆川也说了出京这三个月的见闻,大家都在说着各自发生的趣事,没有一个人讨论前途。

  除了缺少向来寡言的刘扬,仿佛又回到了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无忧无虑。

 

 

第197章 丰收

  小溪现在已经不在报社卖报了,但还是住在报社里,和黎星一个屋子。

  他记录好今天来求助的哥儿的信息,准备明天报给总部,就和哥哥大河一起离开了办事点。

  之前卖报纸的时候,大河几乎跟小溪形影不离,不敢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现在也一样,每天都要把人安全送回报社,他才肯放心。

  小溪和大河一边走回去,一边看着周边热闹的街道。

  “大哥,我想吃土豆丝饼。”小溪突然停下脚步,驻足在一个摊子面前。

  大河直接拒绝:“不行,你昨天才吃过,吃太多嘴里容易长泡。”

  小溪扯着大河的衣袖,可怜巴巴地哀求:“我就吃一块,也不多吃,回去让星哥哥给我泡菊花茶喝,不会长泡的。”

  大河向来拒绝不了小溪的要求,他随便撒娇几句,大河就得缴械投降。

  大河上下打量了一眼摊子,还算比较干净,摊主是个中年妇人,衣裳洗得有些发白,手上也没什么污垢。

  行吧,晚上多喝点菊花茶也行。

  “老板,来一份土豆丝饼!”大河稍微提高音量,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数了五个铜板出来。

  摊主手上动作不停,头也没抬地给土豆丝饼翻面:“好嘞!您稍等!”

  大河手里捏着铜板,不确定地问了句:“是五个铜板吧?”

  “是的,还是五个铜板一份!”

  今年京城及周边的村镇,不少百姓都种植了土豆。因为有去年免费试吃三天的活动,加上报纸的不断宣传,好多百姓对土豆这种作物产生了兴趣。

  当然,他们还是不太相信土豆的产量能有一千斤,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若是在良田种植,产量能达到一千五百斤。

  这让大伙儿怎么相信,没有哪样作物有这么高的产量,他们就没见过。

  他们种的小麦,哪怕在良田里,伺候得好也才三百多斤。

  虽然百姓们不相信报纸上说的产量,但大部分百姓还是决定用一部分旱田来种植,因为好吃,也因为土豆的果腹效果好。

  总之,农司那边准备的土豆种子,全都卖了出去。

  从春天把土豆种下,历时四个月,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花溪村的陈村长,因为有陆川提前写信告知,还有自家儿子的保证,把家里的所有旱田,都用来种土豆了。

  当时村里的人还劝他:“土豆虽然好吃,但也不能把全都种了土豆,万一土豆的产量不好,这一年可就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了。”

  陈村长笑道:“这土豆产量再低,好歹也能有些出息,总归是饿不死的。”

  村里人见陈村长不听劝,也只好摇摇头走了。

  其实陈村长心里也在犯嘀咕,但既然陆川都亲自写信说了,自家儿子又在陆川手底下办差,多少要给陆川一点儿面子。反正若是种砸了,也有二儿子的月钱补贴家用。

  陈村长担忧了四个月,在村里决定统一采收的那一天,转变成了狂喜。

  村里每家每户都种了一些,但种的都不多,只有村长家里种得最多,于是大家便先在村长家的地里帮忙,好第一时间知道产量是多少。

  村里的人都来了帮忙,大家一开始还嘲笑村长一家太过莽撞,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土豆被挖出来,大家的嘲笑都变成了震惊。

推荐文章

花田喜事

寡夫郎

暴君的小太监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摄政王人人诛之

一定要当暗卫吗

暗卫难当

我被迫造反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