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辞说道:“你真的很厉害。”
虞澜意闻言更高兴了。在他眼里郑山辞算是厉害的人,郑山辞夸他厉害,虞澜意更有成就感。
长阳侯带着两个小辈比郑山辞他们先回来,小平安跟着虞和柏在院子里玩弹弓,他们把一个糕点放在大石头上,看谁先打到糕点。
郑山辞过来看见大石头下面已经有许多小石头了,两个小孩玩了很久。
虞和柏玩乐了,还有点沮丧,他说道:“祖父跟父亲都能打到糕点,我为什么不行。”
小平安拍了拍表弟的肩膀:“我们不行很正常,他们已经老了,但我们还年轻。”
郑山辞:“……”
虞和柏捏了捏自己的胳膊,他记得虞长行的胳膊上很有力量,他又捏了捏小平安的胳膊,唉,平安表哥的胳膊比他还不如。
虞和柏是身子骨弱,打小就开始打熬身体。因为虞澜意知道打熬身体的好处,小平安在五岁时也要跟着打熬身体,学点花拳绣腿的功夫。
“你说得对,我会百发百中。”虞和柏给自己定下目标。
小平安鼓励他。
晌午两个小孩吃螃蟹吃得很快乐,小虾米也好吃。吃完后他们在庄子上连吃带拿坐上马车回京城。长阳侯觉得这样的日子有滋有味的,他跟儿子和儿婿道别后,带虞和柏回侯府。
虞和柏到了家里,安哥儿问他玩得高不高兴。
“高兴,我还钓了几条小鱼上来,以后还要跟祖父一块去钓鱼。”虞和柏美滋滋的说。
虞流歌望着自己的哥哥,眨巴着眼睛,抱着他的大腿:“哥哥。”
虞和柏摸了摸弟弟的头,他把虞流歌抱起来,没几秒钟就放下了,他还小力气没有那么大。
“你们哪天休沐也去庄子上玩玩,在那待着舒服。”长阳侯没官职后,对京城周边的风景产生了兴趣,他还加入了一个由杜宁举办的下棋大会,杜宁喜欢办文会这些的,长阳侯就一个爱好喜欢下棋。
虞长行看虞和柏高高兴兴的样子,唇角往上扬。虞和柏正在同安哥儿说自己在庄子上的趣事,虞和柏最后说道:“阿爹以后也跟我一块出去玩。”
安哥儿含笑点点头:“好。”
虞流歌说:“我也要出去玩。”
虞流歌才三岁,虞和柏觉得弟弟太小了,他先应下来。
他拿着弹弓凑到虞长行面前,“父亲,你教我怎么玩弹弓嘛。”
虞长行应下来,带着儿子一块走了。
虞长行长相俊美,高高瘦瘦的,一把就把虞和柏抱起来。
虞和柏趴在虞长行的怀里,把头搁在他的肩膀上。
安哥儿见状笑起来。
……
另一边回到家里,小平安带了家里新鲜出炉的糕点去找小伙伴一块玩,他精力旺盛,在庄子上玩得起劲,回到家里还有精力去玩。
郑山辞让旺福跟着小平安一块出去。
小平安在外面玩了一下午,他走在街上,有人知道他是郑阁老家里的小公子,待他很友善,还想让他去家里吃饭,小平安摇摇头礼貌的拒绝了。
“我还要陪爹跟阿爹一起吃饭。”
他看见在卖烤肠,他买了两根烤肠,一根自己吃,一根给旺福叔叔吃。
旺福恭敬的接过来吃了。烤肠的价格对他来说不算贵,旺福自己也会买回来吃,但小平安给他的烤肠不一样。
小公子善良又懂得体谅下人,跟着这样的主家是难得的福分。
小平安蹦蹦跳跳的回到家里。
吃完晚膳,小平安自己去花园里消食。郑山辞跟虞澜意也去花园走走就回房了,回房后郑山辞就粘着虞澜意,抱着他的腰肢,把自己整个人埋在虞澜意的胸膛里。
“这么大个人了……”虞澜这般说着,心里很受用。
“今晚我们可不可以?”郑山辞抬头低声询问。
虞澜意瞪了他一眼。
郑山辞就明白了,他抱着虞澜意把人放在床上。
不管有多少次,虞澜意还是感觉刺激,他的手指在郑山辞的后背划出一道道痕迹。虞澜意的眼眸湿润,尾音带着颤抖。
他看见郑山辞流畅的下颚线,虞澜意伸手摸了摸郑山辞有些湿的喉结,喉结在他的手里上下滚动,虞澜意仰着头,跟郑山辞唇齿交缠。
郑山辞的眼睛很黑很亮,虞澜意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眼睛,他喘息一声,伸出手盖住了郑山辞的眼睛,脊背弓着像是绵延不断的山脉。
……
翌日一早郑山辞到内阁处理事务,今年的会试又要开始了,礼部主持科举事宜,这份奏折就是来要钱的。
郑山辞严谨的把礼部的奏折看完,礼部提出要五万两银子,郑山辞精准的算了算,驳回,给出三万两银子。
只单单是考试上三万两银子足够花销了。
再者礼部不同于其他部门,礼部有额外的收入。考生要缴纳的报名费,这些都是归礼部管理,朝廷没有干涉,还有外交接待中像是小邦国会给礼部一些钱财,还有办理皇家典礼,礼部有时候会虚报价格,郑山辞就找到好几张单子是礼部虚报的价格。另外最重要的是香火钱和寺庙直接由礼部管理,有香火钱在,礼部一年有不少收账。
现今一个考试找户部要五万两银子,郑山辞觉得要得太多,他只好敲打一番。
礼部的折子呈到武明帝处,武明帝批了一个准。
三万两银子够礼部使了,武明帝批完奏折,起身去东宫。
东宫中魏首辅正在给谢承讲课,这次讲到上善若水来了。
武明帝听了一阵,转身离开,他想了想说:“承儿如今二十岁了,身边没有半点颜色,朕是不是该给他选太子妃了。”
冯德接话:“陛下英明,殿下身边一直没人,想必殿下还未开窍。”
还未开窍也要先相看着,武明帝这般想着。晚上他去坤宁宫,把这件事交给王凤君,王凤君应了一声。
“臣侍会挑选合适的适龄小姐跟哥儿供承儿选择。”
武明帝点头:“这事交给你,朕放心。”
王凤君颔首带着淡笑。
武明帝想到谢澹的年纪,谢澹还未到适婚的年纪,但前朝像是他这么大的皇子早该开府去宫外住了。武明帝十五岁就开府到住进宫外,谢澹也有十五岁了,武明帝本想提及谢澹开府的事,他看向王凤君又把这件事咽下来。
王凤君舍不得谢澹,武明帝也舍不得让谢澹去宫外。在武明帝眼里谢承因为是储君可以把他当做一个大人,谢澹年纪小,还充满了稚气。
谢澹不知道武明帝这么想他,他在皇子所里睡得正香,一点烦恼也没有。
在户部除却闹涨俸禄的官员之后就没甚事了,郑山辞提出在一条街修筑民宅,这条街有些落败,根本就没什么商户,地砸在手上。郑山辞提出把这条街改造成官宅,家中有困难的人,经过户部的评定就可以入住,每年收取十两银子。
工部修船修桥修惯了,现在修民宅很容易。武明帝想到也不费事就准了。这么小的事,上面的人都不会注意,他们的眼中习惯看天下的局势,有时候对一些细节就没注意。
郑山辞可以看天下的局势,他也可以体谅民众,以小见大,以大见小。这是一个不同的视角。
工部的人接了活就去修筑官宅,底层官员们心中对郑山辞很是感激,每年十两银子的房租,这个价格比他们现在房租便宜太多,把房租省下来他们就能过得更好了。
只要官员不犯错,他们就会在这个官职上一直待着,当然也有可能等资历到了或是给年轻官员让位会被外派出去,但他们这辈子都会是官。
早朝结束后,郑山辞正要回内阁,魏首辅喊住他。
郑山辞就跟魏首辅一块走,本来有官员想找郑山辞说话,看见魏首辅在,他们就歇了心思。
“郑大人,你提出的建议挺好的,京城的房价高,你能让他们安心住下,解决他们住宿的问题。官员们住在官宅里方便,每年户部还能收一笔房租,这落败的街道被你利用起来了。”
上一篇: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
下一篇:重生之重回80年代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