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他为什么要在网上跟后世的凡人辩论这个?
就在宗策准备不搭理这人的时候,屏幕上跳出来一则消息通知——他被管理员踢出了论坛。
原来这个生生不息就是管理员的小号,论坛也是他一手创建,全凭几年如一日的疯狂水帖吹他的彩虹屁,才把论坛的排名水到了最前列。
怪不得他们争辩的时候,好多人都在劝他蒜鸟蒜鸟,你斗不过他的,宗策见这人回复条理还算清晰,历史学得也不错,本以为是个能讲理的,没想到竟然给他来删号拉黑这一套。
宗策不是个争强好辩的性格,但相比与隔壁主张割肉喂鹰的佛祖,继承道统的神仙普遍都瞧不起这种以德报怨的外来神仙。
他们修行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又不是白白当冤大头忍气吞声。
而宗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被这位网友的阴阳怪气和各种嘲讽激起了火气。
道场中的一次次轮回经历也对他的心性产生了影响,每当宗策看到这人在论坛发帖吹捧自己的种种功绩时,心中总会升起一个念头:
你错了。
你只是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
他的第一座金身,是后世大夏沦丧后,由那些流离失所、被屹人当做猪狗奴役的百姓,在绝望之际向上苍祷告铸成的。
此后每一次收获大量信仰,都是在烽烟四起的乱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去祈求神灵的帮助。
后世将他一个家国沦丧的败军之将当做战神来膜拜,不断给他编纂各种功迹,美化他的人格与品行,说他是虽败犹荣的英雄,是完美无瑕、可歌可泣的宗公。
可宗策还活着时,听到的却大多是攻讦的话语。
朝堂上的大臣们弹劾他“空战耗尽国力”、“一意孤战,不顾百姓性命安危”;朝廷连着数月拖延军饷,军中的士兵们缺粮缺衣,最终信任的亲兵带着手下逃亡。
他下令将这些人按照军法处置时,那一句诛心的谩骂像是刀子一样捅在他的心上,叫宗策至今都难以忘怀——
他说,连让兄弟们填饱肚子都做不到,宗守正,你怎么当的将军!
那种感觉,正如他走进宗公庙,看到堂前供奉的那块牌位时,内心的复杂难明一样。
这块牌位上写着一句话:
——愿千秋后世,国泰民安;天下苍生,离苦得乐。
他为什么会成神?
不就是因为,无论他生前还是死后,天下的人们都一直在做着一个同样的梦吗?
宗策想,这个与自己在网上争辩的人,假如生活在那个时代,就会明白,他所喜欢的那个宗将军,其实是多么普通又无能为力的凡人。
所以出于某种冲动,他也这么做了。
他借用了一位小辈的形象,也就是那位白胡子老道,将这个叫殷祝的年轻人带到了过去,那段真正的历史之中。
这里不是他的道场,时间线是固定的单一航道,无论对方做什么,都不会改变既定的历史节点。
但宗策很快又后悔了。
这个孩子——以殷祝二十出头的年纪,在上千岁的宗策看来当然是个孩子——只是在网上与他起了口舌争辩,并没有做错什么。
即使事后他会消除对方脑海中关于穿越的记忆,但也不能抹去殷祝因为自己而亲历乱世的事实。
所以宗策在第二天就找到了对方,向他道歉,并说明要带他回到现代。
却被殷祝拒绝了。
他不知道宗策的身份,只当他是个气性大的神仙,但还是很认真地告诉他,既然来到了这里,自己暂时还不想回去。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试试看改变这段历史。
宗策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天道已经规定了,影响这个世界的一切关键节点绝不会被改变,比如屹人注定会灭夏,再比如他一定会死在兴和七年的除夕之夜。
他的道场,只是模仿天道的运行规则,形成的一方不算全面的小世界。
里面的一些节点可以被他改变,有一些则不能。
只有当他修为更进一步、将道场开辟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时,作为创世的神明,才可以做到意随心动,不再顾忌这些规则。
但殷祝就是不相信,坚持说自己要试试。
就像之前那样,宗策依旧无法说服他。
他看着黑发青年眼中亮起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千年前刚踏入皇宫的自己。
临走前,他给殷祝留下了许多金银财宝,告诉他如果想要回家,随时可以在梦中呼唤他。
然后看着殷祝用这些钱招兵买马,救济穷人,又因为无法违逆时光的洪流,在一次次意外和朝廷的剥削中被迫散尽家财,带着仆人踏上了逃亡之路。
宗策以为,他不久后就会呼唤自己离开。
但殷祝没有。
即使一无所有,他也很快振作起来,靠着现代考古留下的记忆,带着手下人挖了几座前朝大墓,进献给一位朝中官员,很快又重新发家致富了。
这一次,他将钱财都用在了给神机营提供军饷上。
他买了很多粮草和过冬的衣裳,派人送给宗策,却在半路上被运粮官贪污,花大价钱买来的几十车军需全部打了水漂。
前线的将士们依旧饥肠辘辘,吃不饱饭还要和屹人作战,那名亲兵也还是当了逃兵,当着自己将军的面骂出了那句诛心之言。
殷祝听说了这件事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坐了一天一夜。
“够了,”宗策忍不住出现在他面前,“你已经做的够多了,随我回去吧。”
在现代,你有爱你的父母,有富足的家庭,还有亲朋好友相伴,何苦要待在这里,行一场注定徒劳无功的救济?
但殷祝只是低声说:“我给宗府上送去的拜帖和书信,他从来没收到过,想要登门拜访,他也永远不在家。”
宗策:“所以我说,历史会自行修正,你如果想要改变的话——”只会再次一无所有。
殷祝抬起头看着他。
几年时光让他变得成熟了许多,但目光中的火光却一如初见时那般明亮,甚至更甚从前。
“但那次他凯旋归来的时候,我站在楼上远远地望了他一眼,披着战袍骑在高头大马上,就和我想象中的将军一模一样。”他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笑道,“——我干爹可真帅!”
宗策一时失言。
他落荒而逃。
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再去看殷祝的情况。
究竟是为了逃避,还是因为出于别的什么感情,宗策说不清楚。
直到那日他碰见了那名小辈,对方一见到他,就大惊:“您这是情劫到了啊!”
情劫?
宗策对此一笑了之,只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对方要多加修行,不可成神后便随意懈怠——那孩子才多大,又是男子,宗策看他的眼神里只有慈爱,怎会引得红鸾星动呢?
他并未多想此事,直到感应到天道呼唤。
不知不觉,下界的时间线已经来到了他兵败被俘、被押上法场受刑的那一日。
宗策站在云端之上,远远地看到自己被赤身绑缚在刑架上,同样的经历他已经体验过无数回,但这还是他第一次从旁人的视角观看这一幕。
看着台上的血人,他冷漠心想,真是狼狈。
但脑海中又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些奇怪的念想:
殷祝会看到吗?
这么多年过去,他还会坚持从前那样的看法吗?
没有回答。
他仰天望去,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起了雪。
与他记忆中的景象毫无分别。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行刑期间,殷祝一直没有呼唤他。
也没有来。
除夕之夜,聚在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散去。
他们还不知道法场之上受刑人的身份,只当是个被官府捉住判刑的倒霉蛋,剩下负责看管法场的官兵们则都是魏邱和柳显的亲信,这会儿也都懒懒散散地坐在一旁打牌,或是抱怨两句过年还不得清闲,就等着刑架上的宗策咽气后替他收尸。
这时候,一个提着一篮馒头的男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无牌可打闲得无聊官兵看了他一眼,顿时皱起眉头:“这么多?你小子也太贪了吧!”
上一篇:跛公子的替嫁小夫郎[种田]
下一篇:朕,亡国昏君???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