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地主祖上曾经是前朝的官员,后来退了下来回老家建了这座宅子。
最后一位主人因为儿子在外地求学参加抗战被鬼子杀死,便带着家产参加了抗日,后来和儿子一样牺牲在了战场上。
他和他儿子的墓就在市里的烈士陵园里面。
是的,父子二人都是英雄。他们是地主,有着很好的家世。可他们也是英雄,他为这个国家付出了生命。
现在镇政府的大堂还挂着他们父子的相片,还有一间屋子专门用来装他们父子的遗物。
就连最混乱的几年,他们的遗物都被当地的政府保存得很好。他们父子的牺牲,被当地永远记在了县志上。
之前说赵勇军是他们这里唯一的烈士是真,是因为没有算开国前的。
如果算上开国前的,那就不是唯一的烈士。在那之前还有十好几位,都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赵想站在大大的相片下方,看着相片中的父子。
男子看着三十出头,少年大概十六七的样子,比现在的赵想年纪要大一点。
父子看着很精神,而且面容也很好,不是那种鱼肉父老乡亲的人。
所以他们死后,当地的百姓和政府也愿意保存他们的遗物。
“赵想,在想什么?”
蒋镇长走过来,抬起一只手放在他肩膀。
“蒋镇长,我在看他们。”
赵想没有回头,眼睛一直盯着相片。
“他们都是英雄,虽然我没见过他们,他们留下的资料也很少,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打鬼子牺牲的。”
蒋镇长既然要来共河镇当镇长,肯定会研究当地的历史和人文。
这对父子很特殊,因为他们是地主,可他们都是为了抗日才牺牲的。
他们的烈士之名是新华夏成立后报上去的,由上面批准了,才把这对父子的墓地迁到了烈士陵园。
在此之前,大家虽然听说他们父子是被鬼子杀死的,但是却不知道原因。
后来知道了,大家就很佩服他们父子。
原来共河镇周围好多土地都是他们家的,随着父子的死去他们的土地都成了无主之物。
新华夏成立后,他们的事迹也被翻出来,土地和房子商铺都收为国有。
新华夏也没有辜负他们,而是追封他们为烈士,给了他们一个不被人打扰的安息之地。这很难得,因为他们是地主啊!他们住过的房子却在这个镇上被保护得很好。
赵想在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去烈士陵园看看他们。当然,他更想去父亲的部队,看看老爹的墓。
本来说好安葬在他们市的,可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没办法去父亲部队把他的骨灰带回来。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耽误了,一直到现在赵想还没有去给赵勇军扫过墓呢!
因为这对父子,赵想便想起了这件事,决定回去就问翟民。问他父亲的部队怎么去,等到他年纪再大点,就带爷爷奶奶去看老爹。(翟民:有种不好的预感)
“鬼子战败时,他们一定很高兴吧!”
赵想收回了眼神。
“肯定啊,他们就是为了把鬼子赶出咱们的国家才牺牲的。”
蒋镇长很肯定地回答。
“镇长,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感慨完了,终于想起正事的赵想。
“听说你来镇上,便想见你一见。昨天的事担心你受到惊吓,你这孩子有事怎么不来找我呢!”
蒋镇长对赵想没在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有些不高兴,如果他知道了肯定会替赵想撑腰的。
“镇长的心意,阿想知道。也谢谢镇长关心,只是终归要我自己立起来的。”
赵想微笑着说道。
他始终相信求人不如求己,因为靠山也会有倒下去的一天。
如果这么点小事都要四处求人,那显得自己也太没用了点。
他没穿越前确实摆烂,得过且过。可不代表赵想就没能力了,他只是没有追求才摆烂的。
“你这孩子,跟我还这么见外。要不是你,我可能已经不在了。”
蒋镇长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当时的情况说起来还是有点严重的,要不是赵想和赵核桃救助,蒋镇长搞不好就直接死在路上了。
不要说什么没有赵想和赵核桃,还会有其他人的话。
那条路平时就没多少人走,只有赶场的时候有人。赵想他们回去的时间已经快中午了,那时赶场的人也都差不多回到家了。
所以只要时间拖得久点,蒋镇长是凶多吉少。
“镇长吉人自有天相,没我们也不会有事的。”
赵想不敢居功,而且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功劳,举手之劳的事。
因为他一直很清醒,也从不以镇长的恩人身份自居,让人忍不住高看他一眼。
但凡赵想脑子不清楚,蒋镇长都不会这么惦记他。
也许是明白赵想的想法,蒋镇长也就不再多说,他把赵想带到自己的办公室。
“喝水。”
倒了一杯水放在赵想面前。
“谢谢镇长。”
赵想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腿上,蒋镇长把水递给他时,赵想站起来双手接过。
“不用谢,坐吧!也不要紧张,把这里当成是你家就行。”
蒋镇长的话赵想听了笑了笑,安静地端着杯子喝了口水。
“昨晚的事我都问过了,你没有错,也做得很好。”
“嗯,爷爷奶奶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赵想不意外蒋镇长会知道,毕竟这事也瞒不了。
虽然绑架未遂,但是他们毕竟付出了行动,只是被赵想抓住了而已。
蒋镇长看着和没事人一样的赵想,心中对他的胆识又忍不住暗暗赞赏。
真不像十几岁的少年,为人处事有勇有谋。
对于赵想报警的做法,作为镇长他是很支持的。
如果事事都由村子家族自己解决,时间一久国家法律就成了摆设,这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国家机关最后也会沦为摆设。
所以赵想的做法在蒋镇长这里拿到了一百分,把本来就高的好感度刷到了喜爱的地步。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学习资料和纸笔。”
蒋镇长提着一个布袋给赵想。
“这都是给我的?”
赵想打开布袋,里面不仅装着初中到高中的所有书籍,还有好些学习资料。更重要的是连新的本子和笔都给他准备了。
“嗯,我听说你在自学,希望你以后考个高中继续学下去。你现在年纪还小,不懂学历的重要。”蒋镇长让自己的家人从京城寄来的,全是京城最好学习的资料。
“谢谢镇长,我会的。”
赵想抱着资料站起来给他行礼。
他从没有想过,居然还能从别的途径拿到学习资料,这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哪怕他有老爹的课本,还有从回收站找到的课本,可毕竟不是最新的课本,学起来和现在要求的知识肯定是有区别的。
“不用谢,我是镇长,本来就应该关心你们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
现在还没有义务教育,对于那些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人,蒋镇长也是无可奈何。
如果说他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赵想在自学,他就不能视而不见。
“还是要谢的,这些学习资料在我们这里都找不到。”
课本就不说了,如果愿意花点钱还是能弄到手的。
唯有这些学习资料,没有关系还真弄不到。
“你喜欢就好,我还怕你不喜欢呢!”
想起自家的孩子,他们就不喜欢这些东西,蒋镇长为此十分苦恼。
没有学历怎么行呢?以后出了社会连个好一点的工作都难找。
作为家庭有些背景关系的人,蒋镇长知道的消息比一般人都要多,因此他更加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
只是他的孩子好像在这方面没怎么开窍,实在不行以后便送他去当兵吧!
蒋镇长在见到赵想的喜悦后便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和自家孩子一样厌学。
上一篇:漫画主角绝赞扮演中
下一篇:联姻炮灰把残疾大佬攻了[穿书]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